当前位置主页 > 养殖技术 >
热门搜索: 养殖  家禽  生态养殖  牛羊养殖  养殖猪

“农田院士”科研为天下用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6-12-02   
朱英国,1939年生于湖北罗田,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学系。植物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世纪50年代末,在那个以跳出“农门”为荣的时代,他进入令人羡慕的“龙门”;而让人吃惊的是,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却没有离开“农门”寸步;唯一不同的是,他每年拥有三个春天,年复一年如候鸟般赶往海南,追寻春天的脚步,在湖北需要等上60年才能做完的事情,他只用了30年。在水稻雄性不育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合著专著4部,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和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多项奖励,曾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和2007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情系农村乡亲 选择水稻研究



“红莲杂交”三分天下



1959年夏天,从罗田山里到团风码头的山路上,一老一少两父子行走如飞。挑着简单的行李,在步行了九十多公里后,父子两人登上了开往武汉的轮船。上船的,就是朱英国和父亲,那时的他才20岁。



在很多乡亲看来,从此以后,朱英国就将跳进“龙门”进入大城市,告别“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生活了。但选择专业时,朱英国却在志愿里全部填上了“生物系”,而且在大三分专业时,他又放弃了热门的微生物专业,选择了植物遗传专业,一个不得不与农作物打交道的专业。“龙门”变成了“农门”,朱英国却义无反顾。



“我对农村和乡亲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如今,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朱英国对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念念不忘。“大学期间,我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朱院士说,1964年大学毕业,当时看到那么多人因饥饿而丧命,他选择了水稻研究。



那时,为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提高水稻产量是首要任务。上世纪70年代初,袁隆平将杂交理论引入水稻种植领域,并培育出野败型杂交水稻,让人们看到了一条充满曙光的道路。



为尽快攻克科研难题,全国各地开始了一次杂交水稻的科技大协作,年轻的朱英国成为武大相关项目的攻关领头人。没想到,这一干就是40年。



朱英国说,野生稻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却从来没有病虫害,就是因为它们具有很强的抗病基因。如果把这些基因成功转移到栽培稻里,水稻不仅可以高产,还没有病虫害。



1972年,朱英国和科研人员用海南岛“红芒”野生稻作母本,与几十个常规稻种杂交,历经反复试验筛选,发现“红芒”野生稻与常规稻种“莲塘早”杂交多次的后代,不育性保持非常好,这便是红莲第一代。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也因此,在国际三系杂交水稻中,袁隆平院士的“野败型”、武汉大学选育的“红莲型”和日本的“包台型”三分天下。



自己砍柴做饭 驱除毒蛇田鼠



田埂当床开展科研



“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取得的一点成绩,与国家项目、资金上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此后的30年,无论是“863计划”,还是“973计划”,都将朱英国的研究项目纳入其中。借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的春风,如今,朱英国和同事们硕果累累:培育出多个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光敏核不育水稻,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得到了研究和利用;同时,他们选育马协63、红莲优6、珞优8号等8个杂交水稻组合,通过国家、湖北省的品种审定。



朱英国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然而,要实现这种改变,其背后的付出也是超出常人想象的。



从1972年起,朱英国每年都要南下海南岛,开展课题研究。朱英国和同事们通常住在当地农民家里,连电灯都没有。科研小组不仅要在实验田里忙,还要自己砍柴做饭。当初购物还受计划限制,由于他们的供应关系不在当地,粮油等许多必需品无法买到,至于猪肉更是难得吃到一次。除了生活条件的艰苦,他们还遭受着蚊虫毒蛇的威胁。当地农民有句顺口溜说,“海南有三怪:三个蚊子一盘菜,三个老鼠一麻袋,蚂蟥当腰带”。工作环境的艰苦可见一斑。



平常下田被蚊虫叮、蚂蟥咬是常事,最可怕的还是毒蛇。朱英国所在协作组有一名18岁的咸宁小伙子在外出砍柴时被眼镜蛇咬伤,当地医疗条件落后,最后竟因未能及时医治而毒发身亡。后来,朱英国和同事们下田或外出砍柴时,就不得不采取“打草惊蛇”之法——穿着套鞋、举着棍子在面前的杂草丛中不停地敲打。此外,硕大的田鼠经常把科研组辛辛苦苦栽培的禾苗咬断。有很长一段时间,朱英国和同事们将铺盖搬到田埂边,每夜拿着长竿跟田鼠“激战”。



尽管条件艰苦,但是育种却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一过年,朱英国就赶往了海南。数千个套袋、一千多个组合,都得抢时间做完,小心翼翼地剪去谷子头,用细镊子取出6个花药,套袋,抖入另一品种的花粉,然后封住袋口,整个程序精细得不亚于绣花,一个组合要这样做十多个穗。到4月,上千个组合收割分类后,摘下一粒粒谷子,整理好的种子再带回武汉赶季播种。



1975年4月中旬,海南岛气候反常,稻子晚熟了几天,为赶上湖北的育种期,朱英国等人收下近200公斤稻种,顾不上晒,就日夜兼程赶回湖北,两天两夜后抵达湛江,稻种已开始发热,更麻烦的是,匆忙间忘了带《病虫害检疫证》,湛江站禁止他们通行。



当时朱英国等人全身脏黑,眼窝深陷,疲惫而焦躁,如果再耽搁半天不能上火车,几年的心血就将付之东流!他们一边在火车站现场晒谷,一边由朱英国出面再次恳求湛江站负责人。说着说着二人争执起来,朱英国突然一下倒在湛江站负责人对面的椅子上——又累又饿又急又气,他竟昏了过去。铁面无私的车站负责人终于被他感动,破例放行。“人要有点精神。”这是朱英国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三十多年来,朱英国一直像农民那样坚持到田间第一线。那时条件异常艰苦,去海南没有飞机可坐,光在路上就要奔波约一个星期。棉被、蚊帐都要从湖北带,还要忍受与家人离别的煎熬。出差时间从头年的11月到来年的4月,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无法与家人团聚更是常有的事。



创造亩产纪录 进军国际市场



超级稻为天下所用



谁来养活中国?上世纪后半期,西方曾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杂交水稻普及了,中国响亮地告诉世界:我们不仅养活了自己,还为世界作出了贡献。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如何既提高产量,又能提高稻米的品质,还能保证我国粮食的安全性,成了水稻专家们的关注焦点。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国种植水稻品种4.6万余个,现在只种植1000余个,其中面积10万亩以上的仅322个,并且大都是育成品种和杂交种,几乎不再种植原来的老品种。作物品种单一和遗传基础狭窄导致人们利用作物的种类逐渐减少,进而作物的品种逐渐单一化,品种的遗传基础越来越窄,而栽培植物对无法预料的环境变化或新出现的病害和寄生物失去抗性,已数次使人类蒙受灾难或造成巨大损失。在这一背景下,红莲系开始进入专家们的视线,其目的就是为消除我国水稻生产上“野稗型”独大带来的安全隐患。



接下来,如何将技术上的优势转化为老百姓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变化,成了朱英国思考的问题。



“进入市场,关键就是要让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业化!”朱英国说,“在产业化上,我们有很大的潜力亟待发掘。这几年来我最大的梦想是:希望红莲型杂交稻能得到更快、更大范围的推广,在3至5年内,我们的种子能在三分之一的湖北中稻田里挂穗,在全国十分之一的杂交稻田里种植。”



2006年3月25日,朱英国以技术参股的方式加盟由深圳三家投资机构发起的武汉国英种业有限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朱英国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种子加工厂、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新品种展示基地。



“自2002年以来,我培育的红莲优6和珞优8号等品种先后通过了国家和省级种子审定,在全国9个省(区)120个县推广种植面积达二千多万亩,产量比其他品种增产6%左右。”朱英国兴奋地告诉记者。



凭着马协型、红莲型杂交水稻带给农民的福祉和学术上的成就,2005年12月13日,66岁的朱英国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年9月17日,在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试验示范现场的实测中,红莲型“珞优8号”亩产创造了823.4公斤的纪录,一步进入了超级稻的行列。



如今,省农业厅已将“珞优8号”列入全省水稻主推新品种,还在湖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西等地推广种植,红莲型杂交稻成功走向全国。红莲型杂交稻不仅在我国受到青睐,在东南亚多个国家的试种中获得成功,产量与米质位于其他杂交稻之首,红莲型杂交稻正进入国际市场。“楚国种,天下用”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