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水产养殖 >
热门搜索:

巴马繐唇鲃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9-09-13   

中文名称  巴马繐唇鲃

拉丁名称  Crossocheilus bamaensis Fang

英文名称  Bama fringelip barbel

异名  巴马缨鱼、巴马油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  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  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  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  Cyprinoidei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繐唇鲃属

拉丁属名  Crossocheilus Hasselt,1823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西江上游的红水河和都江。

形态特征     背鳍Ⅳ-8;臀鳍Ⅲ-5;胸鳍Ⅰ-13-15;腹鳍Ⅰ-8。鳃耙约25。下咽齿3行,2·4·5-5·4·2。侧线鳞41[(4.5-5)/(4-4.5-V)]43;背鳍前鳞12-14;围尾柄鳞16。

  体长为体高的3.6-4.4(4.1)倍,为头长的4.5-5.0(4.7)倍,为尾柄长的4.8-5.3(5.1)倍,为尾柄高的7.2-7.7(7.4.)倍。头长为吻长的2.0-2.2(2.1)倍,为眼径的4.4-4.9(4.7)倍,为眼间距的1.9-2.0(2.0)倍,为眼后头长的3.0-3.6(3.2)倍。尾柄长为其高的1.41-1.55(1.46)倍。

  体长,侧扁,尾柄高而侧扁。头长小于体高。吻圆钝,向前突出;吻端散布珠星。吻侧有斜沟通向口角,与唇后沟相通;吻皮向前并向腹面扩展,盖住上颌。外面被肉质小乳突,边缘分裂成流苏状,其侧端在口角处与下唇相连。上唇消失。吻皮与上颌分离。唇后沟短,仅限于口角。颏沟发达,将下唇分为两个侧部和一个中部,侧部宽而薄,中部肥厚,形成扇形肉质垫,其前缘和内缘具发达的乳突。下唇与下颌分离,但其两侧分离不明显。口下位,横裂。上下颌前缘为角质薄锋。用已较小,侧上位。吻长大于眼后头长。眼间宽,眼间距大于吻长。须2对,上颌须较短,口角须约等于眼径,其末端后伸超过眼前缘,近达眼中央。

  背鳍前距为体长的46%-50%。背鳍外缘浅内凹,最长鳍条约等于头长。腹鳍位于背鳍之后,其起点约等于吻端至尾鳍基距离的中点,其末端达到或超过肛门。肛门位于臀鳍前2-3个鳞片处。臀鳍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约等于至腹鳍基距离的2倍。其末端后伸远不达尾鳍基。尾鳍分叉,最长鳍条约等于最短鳍条的2倍多。

  鳞片中等大,胸部鳞片变小。侧线平直。鳔2室。前室椭圆形,后室细长,其长约为前室的3倍。

  体背部及侧线以上为棕黑色,散布着不规则的黑斑。在胸鳍上方侧线上下约有四个鳞片组成的黑斑。腹部浅黄色。背鳍靠近外缘的鳍条为黑色,其他各鳍浅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