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水产养殖 >
热门搜索: 养殖  家禽  生态养殖  牛羊养殖  养殖猪

长江口区域土池高效养成商品河豚的技术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6-05-28   
  河豚饲养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设法在当年饲养周期内达到500~650 克最佳商品规格。规格越大,市场售价越高。选择适当规格的鱼种,在不影响河豚生长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饲养成本,赢得更佳的经济效益。
  现阶段长江口河豚饲养,一般选用50 克左右的越冬鱼种,经过7 个月的土池饲养,效果好一点的尾重在400~450 克,多数养殖者饲养的河豚尾重不足350 克。造成河豚生长缓慢,当年无法达到最佳商品规格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有四点:
  第一,选用的越冬鱼种规格较小,一般为30~75 克左右,使商品鱼失去了成为最佳商品鱼的基础。最佳养殖鱼种规格应为100~150 克。
  第二,饵料搭配不科学,只注重降低成本而忽视了饲料的品质。饲料投喂数量和投喂方法不当,未能发挥饲料的促生长潜力。
  第三,在饲养期间,高温期河豚不摄食,体重不增反而下降,使生长期无形缩短,并使鱼体质衰弱,抗病能力及抗恶劣环境能力下降,使恢复生长的时间延长。
  第四,进出棚时机把握不好,使鱼在低密度更佳的生长环境中生活时间无形缩短,影响了鱼体的生长。
针对以上四个问题,应采取如下方法和措施。
  (一)河豚越冬鱼种的准备  河豚鱼种放养时间为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鱼种应健康,宜大不宜小,最佳规格为100~150克左右。这就要求鱼种培育单位要最好在头年的5 月底至6 月初放养寸片鱼种,强化培育至年底时可达到100 克左右,经过越冬阶段的强化管理和培育,到翌年春季时,个体规格可达到150 克左右,这是放养的最佳规格。每667 平方米放养600~800尾,经7~8 个月的饲养,商品鱼规格能达到450~550 克/尾。
  (二)河豚养成的适宜饲料  河豚是底层肉食性鱼类。自然环境中有选择的摄食动物性饵料,主食鱼类、虾类、蟹类、枝角类等,因此,河豚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要适口。由于河豚渔业是一新兴产业,其饲料开发速度跟不上渔业发展的形势,至今未见河豚成鱼饲养的全价饲料,故养殖单位多用其他鱼的全价饲料来代替。我们进行河豚成鱼饲养所用鳗鲡饲料(成鳗用)的主要原料是:鱼粉(进口优质白鱼粉)、а-淀粉、多种氨基酸、酵母粉、稳定型维生素、有机鳌合矿物质;其营养成分是:粗蛋白质≥45 % ,粗脂肪≥3 % ,粗纤维≤1 % ,粗灰分≤18 % ,钙≤4 . 6 % ,磷≤1 . 5 % ,水分≤10 %。饲养实验表明:鳗鲡饲料可以代替未曾研究出的河豚全价饲料。
  河豚饲料一般为湿颗粒团状饲料,揉成的饲料团浸水2 小时后开始分散,而一般驯化了的鱼在这两小时里已经将饲料吃尽,因而饲料浪费少。河豚饲料尤其要注意饲料质量,不得投喂霉变饲料。
  (三)缩短河豚在高温期的停食时间应采取的措施  河豚生长与水温关系密切,其生长适温范围为13 ℃~30 ℃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鱼的生长。最低停食临界温度为8 ℃ ,最高停食临界温度为33 ℃ 。温度为30 ℃~33 ℃ 时,鱼食量下降,超过33 ℃ 时河豚不再摄食,是河豚鱼的高温期,也是河豚的消瘦期,故养鳗场养殖河豚时也常碰到度夏的问题。消瘦期的存在是影响河豚商品规格的主要原因,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项措施,可以使河豚更好的度过高温期,促进河豚的生长。
  1 .投饵严守“四定”  饵料以新鲜鳗鲡饲料为主,每天饵料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 %~5% ,投喂时需定位(投饵位置固定)、定量(以鱼吃饱且不留残饵为原则)、定速(投饵速度按慢、快、慢的原则)、定质(饵料适口、新鲜、干净),让鱼形成摄食条件反射;一般日投饵2 次。池中最好搭食台,以便及时检查摄食情况,若投饵2 小时后食台上仍有剩余饵料则需减少投喂量,若投饵l 小时内食台上没有剩余饵料则需增加投喂量。换水后鱼吃食会明显增加。食台需常清洗、曝晒,以免病菌擎生。在高温季节来临前,及时逐渐调整投饵时间,上午投饵时间为天亮后2 小时,下午投饵时间为天黑前4 小时,阴雨天照常按时投喂,有利于促进河豚的摄食。
  2 .加强水质管理和水量控制河豚喜水质清新的环境。池塘养殖应根据水色、水质、透明度、溶氧及鱼虾活动情况不定期加注新水,每月大换水1 次以改善水质。由于河豚生长适温范围为13 ℃~30 ℃ ,夏季池水温度超过30 ℃ 时需注入温度较低的深井水或河水,以调节池水温度。或结合换水,增加池塘水深,减少池塘水的温度变化,让河豚在温度较低的底层活动和摄食。水深争取达到1 . 8 ~2 米,甚至达到2 . 5 米。另外,河豚对溶氧要求较高,当水中溶氧低于1 . 5 毫克/升时开始浮头,低于1 . 3 毫克l 升时开始死亡,适宜的溶氧需保持在3 毫克l 升以上。溶氧缺乏时需用增氧机械或气泵增氧,高溶氧有利于促进河豚的摄食和生长。
  (四)延长生长期的方法  河豚的生长受环境影响很大。饲养于适宜环境中的河豚,由于密度的差异,其长势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让河豚在低密度的环境中生活时间越长,其最终增加的重量就越大。因此,延长河豚在低密度饲养环境中的饲养时间,有利于提高商品鱼的最佳规格和养殖效益。
  1 .适温适时下塘  河豚在13 ℃ 时就能正常摄食,当池塘最低水温为13 ℃ 并持续1 周后,河豚就应该下塘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一般在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此时水温一般为14 ℃ ~15 ℃ 。鱼进塘后放养密度下降,一般为600~800 尾/ 667 平方米,这样就可以增加鱼在低密度水环境中的饲养时间,达到促进生长、提高养成规格和效益的目的。
  2 .适温适时进棚  当水温为15 ℃ 时,应该考虑商品鱼进棚暂养或越冬。进入10 月份后,气温下降速度加快,水温也随之快速下降,这时应做好河豚进棚的准备工作。至11月上中旬,水温降到13 ℃~15℃ ,河豚活动能力下降,吃食亦不积极,部分鱼出现身体僵硬、鳍基出血、长水霉等症状,这时应尽早将鱼搬运到越冬棚内,以防止病情蔓延。但鱼进棚后由于生活环境变小,运动范围狭小,相对密度突然变大,由于环境改变,个体间相互产生紧张胁迫,鱼体对改变的环境感到极度不适应,加上鱼体有相互攻击的习性和运输损伤,所以鱼进棚后2 周内易生病死亡,死亡数可占进棚数的10 %~20 %。所以,在11 月上中旬,鱼运动能力已经下降,开始适应更高密度生活时,鱼应该适时进棚越冬或暂养。
  以上重点讲述的是土池高效养殖河豚的一些不被人们所重视的技术问题。通过对这些技术环节的合理把握,有利于延长生长期,减少死亡率,提高商品规格,增加养殖效益。由于河豚的抗病能力较强,只要饵料成分全面,配置合理;饵料新鲜,投喂得当;水质优良,换水得当;加强鱼病的预防,适时进出大棚,成活率可达到90 %以上。应该能够获得比养殖其他水产品更好的效益。

上一篇:科技苑养鱼:王从军养鱼还能不喂食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