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水产养殖 >
热门搜索: 养殖  家禽  生态养殖  牛羊养殖  养殖猪

泥鳅苗种的培育方法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5-05-14   
泥鳅苗种的培育方法

    苗种放养泥鳅苗孵出后的第三天即开始摄食,这时应准备放养。鳅苗下池时,孵化池或盛鳅苗的容器里的水温与准备投放苗池的水温不宜超过5℃,一旦温差过大,要用清水调节水温。放养鳅苗时应选在池子的背风向阳处,要把盛鳅苗的容器轻轻倾斜于水中,然后再慢慢地把容器向后、向上倒提出水面,使鳅苗缓缓倾入水中。器壁粘贴的鳅苗,用另一只手撩水洗下。从外地运来的鳅苗,更要从速下池,提高成活率。另外,苗种下池前一定要计数,其方法最好选用杯量法,前面已作介绍。

    泥鳅苗的放养密度,应根据季节、水源状况和饲料来源以及鳅池条件、饲养管理技术等灵活掌握。放养密度过大,鳅苗生长慢,发育不好,成活率低;放养密度过小,虽然鳅苗生长快,规格大,但浪费水面,加大养殖成本。一般在鳅苗体质好、水源排灌方便、饲料(肥料)来源广、放养季节早、饲料技术水平高等条件下,放养密度可适当大些。假如从鳅苗直接养成鳅种,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放养100-150 尾。待鳅苗长到4厘米左右,要进行分池饲养。分池培养鳅种的密度为每平方米放50尾左右。在一个鳅池里要放同等规格的鳅苗,以利鳅苗生长发育。(四)饲养管理

    1.施基肥鳅鱼人池后,要勤施肥。在水温较低时,每100立方米水体每次施速效硝酸铵150克;在水温较高时,每1OO立方米水体施尿素200克。采取隔天施1次,一般连续施2-3次。尔后可视水质肥度再决定施肥种类和次数。在施无机肥的同时,可结合施些有机肥料,效果会更好。

    2、投喂饲养

    (1) 日常喂养:鳅苗的喂养从孵化后第三天开始,此时可喂颗粒小、营养丰富的饲料,如奶粉、熟蛋黄等。每日分上、下午各喂1次(上午9-10时,下午3-4 时),投喂量以2~3小时吃完为度。泥鳅较贪食,饲料过多易引起消化不良,特别是喂高蛋白或单一饲料时,容易造成鳅苗腹部膨胀而浮至水面,死亡率较高,这个环节是养殖泥鳅成败的关键。因而,最好投喂含纤维素多的混合饲料。泥鳅是杂食性的,随着鳅苗不断长大,食性也不断发生变化。孵化后第十天,可投喂水蚤、轮虫、摇蚊幼虫和小型浮游植物等天然饵料;孵化后3~iO天内是关键时间,投喂人工饲料的粒径要在0.7毫米以下,以提高鳅苗对饲料的利用率。 投喂人工饲料,要根据泥鳅的不同生长期进行投喂。开始时,每日投喂量可占放养总体重的2%-3%,以后随着苗种的长大,日投喂量可占放养总体重的10%左右。  投喂的米糠最好煮熟,混合成团,放在吊篮内沉入水底。投饲种类应根据苗种大小和水温而定,当水温在25-28℃时,鳅鱼食欲旺盛,生长迅速,要多投喂些动物性饲料。当水温在22-25℃时,要混合投喂一些动,植物性饲料。当水温在22℃以下时,以投植物性饲料为主。

    (2)豆浆喂养:用黄豆磨成浆汁后喂鳅鱼,俗称豆浆饲养法。优点:豆浆营养丰富,既能满足鳅苗生长发育的需要,鳅苗吃剩下的豆浆又可肥水,养成的苗种体质健壮。

    豆浆饲养法的首要工作是制作豆浆,即把黄豆加水浸泡,一般水温25℃浸泡5-7小时,直到黄豆两瓣间空隙涨满为止,此时出浆率高,浆汁好。浸泡时间不足或过长都会直接影响出浆率。将浸泡好的黄豆加适量的水磨成浆,一般l5千克黄豆能磨成25千克浆汁。磨好后的浆最好滤去豆渣后投喂,泼洒时千万不能再渗水,以延长浆汁在池水中的悬浮时间。泼洒豆浆时要泼得均匀,并且做到“三边两满池”(即每日投喂3次,上午先池边,后满池;中午沿池边泼洒1次;F午也是先池边,后满池)。鳅苗喜在池边集群活动,沿池边泼洒就可以使这部分鳅苗得以进食。泼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如泼洒得比较科学,全池鳅苗均能得食,则鳅苗规格整齐,成活率高。相反,会使多食者强,少食者弱,大小不齐,成活率降低。  用黄豆量多少,应根据放养密度、池水水质肥瘦而灵活掌握。一般每亩水面每日投喂25~3千克黄豆磨的浆;一周后增加到4-5千克,并视池水水色来调节用豆量。养成l万尾鳅种需要黄豆5~ 7千克。

    (3)分阶段培育:泥鳅苗培育可分为苗期和种期两个阶段培育。这两个阶段培育苗种,是放松鳅苗养殖密度、加速苗种生长而采取的稀放措施,但家庭养殖泥鳅,常把这两个阶段合并成一个阶段。

    ①鳅苗培育阶段:幼苗经过10-15天的培育,体长可达到l厘米左右。这个阶段所用的鳅苗池以水深30厘米,放养量每平方米水面2000-4000尾为宜。如果鳅苗池较大,鳅苗的密度较小,也可以再养1个月左右,育成体长3-4厘米左右时再转入鳅种池培育。

    ②鳅种培育阶段:鳅苗经过1个月左右的饲养后,开始有钻泥的习性,这时可以转入成鳅池饲料;如需要大规格的鳅种,也可以再饲养4-5个月,待鳅体妊长到6厘米、体重2克以上时,再转入成鳅池养殖,这个阶段也就是鳅种培育阶段。

    3、加注新水泥鳅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随着泥鳅苗的长大,可逐步把水加深到80-100厘米,掌握的标准是:气温低时可浅些;高温季节可深些。 刚下池的鳅苗,因幼小摄食少,为了节约饲料、肥料,池水不宜太深,通常保持在40-50厘米。浅水容易提高水温,肥效快,有利于天然饵料生物的繁衍和鳅苗的生长。但以后随着鳅体不断长大,加上喂食或施肥,水质转肥了,需要每隔数天加注1次新水,以改良池水水质,增加池水的溶氧量,促使鳅苗生长发育。

    注水次数和加水深度应灵活掌握。当水肥或天气干旱、炎热时,可勤灌、多灌;水瘦或阴雨天气,可步灌或不灌。一般在鳅苗下池后每隔5~7天灌水1次。每次灌水 5厘米左右,到鳅种出池前分次加至70-80厘米深为止。灌水要在喂食前或喂食后2~3小时进行。灌水前需要清除池埂内侧的杂草,不使其淹没在水中,避免鳅苗附叮草上而忘摄食,影响体质健康。进水口须用密网拦滤,防止害鱼、鱼卵进入池中,同时还要避免水流过大而搅浑池水。每次灌水时间不宜过长,以防鳅苗长时间戏水而消耗体质。

    4、日常管理泥鳅日常管理工作一定要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重在坚持巡池。坚持黎明、中午和傍晚各巡池1次,观察池鳅活动情况和水色变化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如水质较肥、天气闷热无风时,早晨巡池要注意鳅苗有无浮头情况。鳅苗浮头不像其他鱼苗浮头那么明显,多是在水面上形成小波纹,需要细心观察才能发现。鳅苗下池后的3-4天内,要掌握池水的肥度不至于使鳅苗浮头。待鳅苗稍大些,如每天早晨发现鳅鱼成群浮头,受惊略为下沉,稍停一会儿又游上水面,且浮头时间是在天亮以前开始,日出停止,表明水质肥度适中;如早晨发现浮头,受惊动也不下沉,或日出后也不解除,说明水质过肥或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应立即停止投饲和施肥,并要及时注入新水解救。如发现有些鳅苗离群单游,身体发黑,在池边缓慢游动,此种现象可能是鳅体生了病,要立即捞出病鳅检查,确定何种病,尽快采取措施。巡池还要随时把池中的蛙卵、蝌蚪、杂草、残渣等清除出池子,确保池子水质肥、活、嫩、爽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