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村养殖 >
热门搜索: 养殖  家禽  生态养殖  牛羊养殖  养殖猪

影响养兔场效益四问题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6-03-19   

    本文为养殖户介绍影响养兔场效益四问题供大家参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养殖场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一些养殖场的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和技术管理不协调,许多影响效益的问题往往被忽视,使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

    一、饲养规模

    何谓大型、中型和小型养殖场,目前没有严格的限定。就养兔而言习惯上将饲养基础母兔100只以下的称作小型兔场、基础母兔1000只以上称作大型兔场,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为中型兔场。

    目前,我国以中小型兔场为主,尤其是饲养100只以下基础母兔的家庭兔场占据绝对优势。 饲养多大规模成本低、效益高,我们曾经进行过调查。从单位种兔产出量而言有随基础母兔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即规模越大、单位产出量越低。小型兔场(兼业型)基础母兔30~50只效益最高。

    而对于中型兔场,基础母兔300~500只的基础规模效果较好。分析表明,小型兔场,非专业性养兔,基本上是以业余时间和辅助劳力为主,30~50只基础母兔所需要的工作量,约为二分之一个劳动力,一般家庭在不误农活的情况下可以负担。但超过这一数量,管理往往达不到应有的精细。

    而过小的规模,经济效益甚微,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中型兔场而言,一般为专业性养殖,由于从事养殖者多为非专业人员,即多由其他行业改转而来,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加之我国养殖场总体的环境控制能力较差,规模越大,失误的可能性和发病的危险性越大。

    二、种兔利用年限

    种兔的寿命、可繁期和最佳利用期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对于家兔来说,其寿命一般可达8~10年,可繁期4~5年,而最佳利用期1~2年。一般而言,家兔3~4个月性成熟,在我国农村饲养条件下,6月龄进入繁殖期,在第一个繁殖年内生产能力最强、以后每年约下降20%~30%。

    养兔发达国家一般种兔的利用年限为一年。在这一年内充分利用种兔繁殖力强,体能恢复快的优势,采取频密繁殖、年产仔8胎或8胎以上。利用期结束后立即淘汰,以新培育的青年种兔补充到基础群。这种生产管理模式的效率是很高的。

    由于我国多数兔场的环境控制能力有限,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很难给种兔提供最适的条件(温度15℃~25℃),因而,不得不停止繁殖。这样年繁殖胎数在5~6胎。在这种情况下种兔的利用时间以1.5~2年为宜。延长利用期似乎是有效利用了种兔,其实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三、种兔的性比例

    对于家兔而言,在自然配种条件下公母比例约为1:8~10、人工授精条件下约为1:80~100。但目前我国多数种兔场向外出售种兔,均按照组出场,每组一般4只即1公3母。一般中小型兔场的公母比例严重失调。据我们调查,在小型兔场半数以上公母比例为1:4~5,而达到标准的不足20%。对于中型兔场合格的也不足50%。

    以一只种公兔日消耗饲料按150克计算,一年的饲料用量为54.75公斤,每公斤饲料为1元计算,饲料费用54.75元。每只种兔的年防疫费5~8元(包括注射疫苗、预防投药和消毒),设备折旧8~10元,人工费用50元(每人饲养种兔定额120只、月薪500元、折合每只种兔的人工费用为50元)。

    如此计算,多养一只种公兔年可增加费用120元左右,是一笔可观的数字。这仅仅是表面上的损失。由于种公兔数量过多,使优良的种公兔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所造成的间接损失要比120元大得多。

    四、管理模式

    不同的管理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益和效率。有一种兔场饲养种兔408只、其中种公兔48只、种母兔360只。超初雇用6个饲养员饲养,每人饲养基础母兔60只、种公兔8只。实行月薪制、每人500元、没有明确任务指标定额、完全大锅饭。这样饲养一年平均每只种母兔提供合格种兔(3月龄2公斤以上的种兔)13.5只,每人年提供合格种兔810只,折合每只合格种兔的人工成本7.4元。同时年花费的医药费近6000元,每只种兔折合医药费14.7元。兔场不但没有赢利,还亏了上万元。

    后来改用新的管理模式,解聘了两个饲养员、保留了4个责任心强的饲养员并增加他们的饲养量,每人基本工资200元,每提供一只合格种兔增加奖励工资3.5元。这样试行一年,平均每只基础母兔年提供合格种兔30只、效率提高了一倍。每个饲养员年提供合格种兔3060只,效率增加了2.78倍。饲养员的工资由大锅饭时的500元、平均达到了1092.5元,收入增加了一倍多。

    每只合格种兔的人工成本由上年的7.4元降到4.28元、降低了42.16%。兔场的年医药费用开支为上年的46%,兔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实例说明,养兔生产中饲养员是决定的因素。只要政策制定得好,起到激励上进的作用就能调动每个饲养人员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

 

上一篇:猪场引进种猪前后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