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水产养殖 >
热门搜索:

粤西沿海、北部湾北部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20-07-04   

 地区 广西  名称 粤西沿海、北部湾北部  所属海区 南海  面积 1005.31平方公里  形态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海广西海岸总长2199.75公里, 大陆岸线1595.25, 岛屿岸线604.50公里,岛屿个数800。主要河流数4, 均年径流量258.00亿立方米, 均年输沙量124.30万吨, 平均潮差0.6-1.5米, 潮向全日潮, 海岸线起点洗米港口, 海岸线迄点北仑河口, 大陆岸线长度约1500千米。

海岸类型为生物海岸即珊瑚礁海岸,和基岩海岸即侵蚀基岩海岸。港湾类型为口形港,分布于铁山港、龙门港、大观港等, 港湾内滩涂潮水较少,受风面小,水较清;绝大部分分布在基岩海岸,并有小流入湾。资源状况养殖业比较薄弱, 养殖面积2.7200万亩, 养殖产量0.0059万吨。    生态特征 浮游植物(*10000个/立方米)(1980-1985年) 粤西沿海,南海区, 年均生物量1556.0, 变化季节冬季为高峰期, 春季均量1868, 夏季均量160, 秋季均量4023, 冬季均量171, 藻类组成粤西沿海以硅藻为主,尤以角刺藻属种类较多, 主要种类优势种类有洛氏角刺藻、拟弯角刺藻、爱氏角刺藻、密聚角刺藻、翼根管藻纤细变型种、笔尖形根管藻长棘变种、粗根管藻、柔弱根管藻、尖刺菱形藻、奇异菱形藻、菱形海线藻、伏恩海毛藻。

浮游动物(毫克/立方米)

粤西沿海、南海, 年均量94.4, 春均量45.0, 夏均量164.0, 秋均量102.0, 冬均量63.0, 生物最低月不详, 生物最高月不详, 种类说明桡足类占40%。春季以中华哲水蚤、真刺唇水蚤、那卡箭虫、美丽箭虫等为主,夏季有锥形宽水蚤、次厚真哲水蚤、微刺哲水蚤、叉胸刺水蚤、尖刺唇角水蚤、肥胖箭虫、弱箭虫, 秋季有锥形宽水蚤、普通波水蚤、肥胖箭虫,冬季的冬季有澳氏胸刺水蚤、中华哲水蚤、次厚真哲水蚤、微刺哲水蚤为主。

北部湾沿海、南海, 年均量136.1, 春均量147.7, 夏均量151.4, 秋均量100.9, 冬均量144.7, 种类说明桡足类占30%,以暖水种类为主。主要种类有中华哲水蚤、锥形宽水蚤、微刺哲水蚤、双刺唇角水蚤、钳形歪水蚤、次厚真哲水蚤、叉胸刺水蚤、澳氏胸刺水蚤、刺尾纺锤水蚤、范氏莹虾、肥胖箭虫等。

浅海滩涂面积及自然资源综合系数(km2/km)

广西、南海 滩涂面积1005.31, 滩面积150.79 (万亩), 浅海面积2596.56, 浅面积389.49(万亩), 综合系数3.325, 浅综合系数2.397, 滩综合系数0.928。

潮间带生物量组成(克/平方米)

广西沿海、南海栖息密度147.8, 平均生物量73.22, 多毛类1.32, 软体动物59.04, 甲壳动物5.3, 棘皮动物3.61, 藻类.91, 其它3.04。

浅海底栖生物季节变化(1980-1985)(克/平方米)

南海、北部湾年均生物量73.48, 栖息密度260.8, 变化季节夏季(5-8)月, 春均量38.9, 夏均量87.5, 秋均量73.8, 冬均量94。

滩涂浅海生物量(克/平方米)

南海区北部湾北部海区, 滩涂生物量73.22, 浅海底生物73.48。

中国滩涂底栖生物数量分布(80-85年)

南海, 两广大陆沿岸, 平均生物量327 g/m2, 栖息密度309个/m2, 软体动物67 %, 节肢动物11 %, 环节动物1 %, 棘皮动物3 %, 藻类15 %, 其他3 %。

上一篇:拟缘[鱼央]

下一篇:香[鱼衔]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