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水产养殖 >
热门搜索: 养殖  家禽  生态养殖  牛羊养殖  养殖猪

毛蚶的养殖技术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7-05-04   

一、毛蚶的生物学
(一)形态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 (Lischke)]俗称瓦楞子或毛蛤。贝壳中等大小,壳质坚厚,壳膨胀,呈长卵形,两壳不等,右壳稍小于左壳。壳面放射肋突出,共有30~34条。肋上显出方形小结节,此结节在左壳尤为明显。壳面被有褐色绒毛状的壳皮,故名毛蚶。
(二)生态
毛蚶分布于我国、日本和朝鲜。我国沿海都有分布,但集中在辽河、海河和黄河口一带的海区。辽宁的锦州、河北的北塘、山东的角沟等地均是毛蚶的生产地。毛蚶垂直分布主要在低潮线以下至7米深的海区,尤以4~5米处数量最多;有时在潮间带及水深21米处也可发现。 毛蚶的栖息地一般是受淡水影响的内湾和较平静的浅海,有可作为天然附着基的大叶藻等藻类的分布。毛蚶的适温范围为2℃一28℃,适盐范围为25~31,底质要求软泥或含砂的泥质海底。
(三)繁殖
毛蚶为雌雄异体。性腺成熟时,雌体性腺呈淡红色,雄体乳白色,一般两周龄成熟。北方繁殖期7~9月。在27℃时,卵受精36小时后形成D形幼虫,一周后壳顶突起,两周左右壳长达0.28—0.32毫米。壳高0.20—0.22毫米时开始变态,逐渐转入完全的附着生活,并生出灰白色稍不透明的贝壳。毛蚶变态后并不立即转入底栖生活,而要在大叶藻等物体上经过 3~6个月的附着生活,至壳长12~15毫米时转入底栖生活。在埋栖生活时,也用足丝附着在泥中的砂粒或碎贝壳等物体上。
(四)生长
毛蚶在生长过程中,有逐渐向深水移动的习性。毛蚶的生长速度以18℃~23℃时最快。毛蚶的寿命为4~5年,个别可活10年。
二、苗种生产
(一)采自然苗
3月采集上年附着在海藻及其他物体上的稚贝,移到养殖场养成。
(二)半人工采苗(1)采苗季节:7一9月。(2)采苗水层:2.5—5.3米。(3)采苗器:草绳球或棕榈网。(4)采苗棚架:选直径21—24厘米、长度依水深而定的木桩或竹竿,在水深5.45—6.06米的地方,每隔4.55米,打入海底一支。再以直径0.6厘米的绳子缚上横竹,将草绳球或棕榈网吊在挂栅上,用坠石垂下采苗。全棚长68.2米,可挂 15组采苗器。
(三)蚶苗的中间培育
毛蚶附苗后的第四个月,在壳长12—15毫米时,蚶苗开始脱落,为此,在蚶苗脱落前应将其移到中间培育场培育。 中间培育场一般选在干潮线至水深0.3~0.6米左右处。大潮时,滩面少部分露出海面,大部分没入海水之中。以砂泥底、潮流畅通、大潮涨落时流速20米/分钟以上的场地为好。这样的场地管理方便,便于采集落到滩上的蚶苗。 蚶苗移植进中间培育场后,生长快,并依照苗的大小顺次脱落。·脱落的苗先生活在泥表,而后转入泥中营埋栖生活。
三、养成
选择略有淡水流入、风平浪静、潮流畅通、干潮时略有1米左右的海水、水深3~10米的浅海作为养成场。养成场海水比重1, 024以下,以1.018~1.020最为首选。毛蚶一般养殖在海水较深的浅海,放养后不再移植,因此,播种时要合理密殖,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播种的具体数量根据蚶苗的大小而定。日本的毛蚶养殖每平方米播2 000粒,经1~2年个体长到4厘米。
四、收获与加工
在秋冬季节,一般用船拖网收获毛蚶。毛蚶可鲜食,还可用毛蚶联合加工机制干。加工的成品色泽好,美味可口,便于储藏和运输为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更进一步研究毛蚶的精深加工工艺。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