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牛羊养殖 >
热门搜索: 养殖  家禽  生态养殖  牛羊养殖  养殖猪

羊霉烂甘薯中毒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8-02-14   
霉烂甘薯中毒,是采食大量黑斑病甘薯所致发的一种以急性肺水肿与间质性肺气肿,以及严重呼吸困难为病理和临床特征的中毒病。本病1890年首先发现于美国新泽西州,以后相继发生于新西兰、澳大利亚、南美等国家;1905年日本国熊本县开始发生,以后蔓延全国各地。1937年甘薯黑斑病从日本传入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随后逐渐遍及江苏、广东、广西、福建、安徽、浙江、湖南和河北等盛产甘薯的各省市。1951~1954年间,河南等省份普遍发生耕牛“喘气病”(甘薯黑斑病中毒),造成数以万计的耕牛死亡。本病主要发生于黄牛、奶牛和水牛,绵和山次之,猪也有发病。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10月至次年4~5月,即栽培甘薯秧苗时为发病的高峰期。

病因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家畜采食大量霉烂甘薯所致。霉烂甘薯的病原菌主要是甘薯黑斑病病菌(甘薯长喙壳菌),此外茄病镰刀菌以及某些昆虫等亦能使甘薯发病,产生有毒物质。霉烂甘薯中毒病,以往病性不清,笼统地称为甘薯中毒(Sweet potato poi-soning),或依据病理特点命名为肺水肿、典型间质性肺病、牛急性肺水肿和肺气肿等。

甘薯黑斑病的主要病原真菌是子囊菌纲长喙壳科的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常从甘薯的虫害或破伤处和天然裂口侵入,还有的寄生于甘薯藤或甘薯秧苗上。受害甘薯的病变处通常干涸、硬化,并有凹陷,呈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黑褐色斑点,周边界限清晰。特别是在贮藏期间,其病变更为明显,且多数呈凹陷状。横切黑斑病甘薯,其于涸病变仅侵入皮下5 mm,最深也不过2~3 cm,色泽逐渐变成淡褐色,接触空气后,即迅速变为黑色,放出难闻的气味,食入味苦。Hiura等(1943)通过研究认为,霉烂甘薯是牛的一种致死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并从黑斑病甘薯中分析出芳香族碳水化合物——苦味素(系挥发油之一)。后来Watanabe和Iwata(1952)按其产生于甘薯本身这一特点,特命名为甘薯酮(ipomeamarone),并确认其为一种倍半萜类物质(sesquiterpene,C15 H22O3),可溶于乙醚、乙醇、冰醋酸、丙酮、氯仿、苯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媒,但难溶于水。经高锰酸钾及溴化物脱色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呈阳性;希失氏试验(Schiff's test)呈阴性。经氨基脲再结晶,可得出融点为131~132℃的无色结晶。Watanabe和Nishiyama(1953)用甘薯酮对小鼠、兔、山羊进行毒性试验,表明甘薯酮是一种肝脏毒。小鼠的LD50约为200 mg/kg(腹腔注射)。Kubota等(1958)研究证明,甘薯酮是一种呋喃类萜烯化物(furallotexpenoids),是甘薯受多种应激因子作用后产生的有毒产物。在植物学上称为植物防洁素(phytoalexins)。Uritani等(1960)又证明,除甘薯黑斑病病菌作为应激因子外,某些有毒化学试剂(如氯化汞)、某些昆虫(如象鼻虫)的侵害也能使甘薯产生甘薯酮。Clark等(1981)将真菌(如茄病镰刀菌等)、细菌和病毒等接种于甘薯,发现可诱导甘薯酮等呋喃类萜烯化合物的大量产生。目前在对呋喃类萜烯化合物的分离、鉴定的研究中,常使用的应激因子有以下3种:甘薯黑斑病病菌——长喙壳菌(早期日本研究者);茄病镰孢(美国研究者);氯化汞。甘薯片经上述应激因子处理后,在室温和潮湿环境下放置3~7天,可获得甘薯酮等有毒产物。70年代Wilson等提出肺水肿因子(1unedema factor,LOF)的概念,并从造成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病薯采集样品培养、分离、鉴定出150多株霉菌,将其中的茄病镰刀菌接种甘薯片,刺激产生一种能溶于乙醚的物质,给实验动物口眼或腹腔注射.结果出现肺脏病害;应用这种甘薯片喂牛也能发病,临床症状与自然病例相似。Wilson(1971)据此认为感染茄病镰刀菌的甘薯含有肺毒物质(肺脏毒素或肺毒因子)。Michael(1972)、Boyd(1978)和Wilson(1977)经过一系列研究,用有机溶剂提取霉烂甘薯病料,通过柱层析、薄层层析法纯化,再用气相色谱仪分离出4种相关有毒物质:4-甘薯醇(4-lpomeano1)、1-甘薯醇(1-1pomeano1)、1,4-甘薯二醇(1,4-lpomeadiol和甘薯二酮(甘薯宁,lpomeanine)。前3种属于肺水肿因子(LOF)或肺毒因子(LTF)(起着类似萘硫脲,即安妥的作用),而后一种属于肺肝兼亲毒素。Purchase(1974)的一系列实验证实,将甘薯黑斑病病菌移植在煮熟的薯片上不产生甘薯酮,但移植在生甘薯片上便产生甘薯酮,同时也使甘薯发生黑斑病,即甘薯酮不是病菌在寄生过程中的代谢产物,而是通过致病因子或应激因子作用,使甘薯自身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通常称其为异常物质)。诚如Burka等所指出,真菌等不仅起着开始时的应激作用,还起着将甘薯形成的前体物(肝脏毒素)转化为短链肺脏毒素的转换作用。这样,甘薯黑斑病病薯产生的有毒物质,与其说是霉菌毒素倒不如说是甘薯黑斑病病菌等(应激因子)刺激甘薯产生的一种肺脏毒素或肺水肿因子。上述的甘薯酮、甘薯酮醇、甘薯二酮以及1-甘薯醇、4-甘薯醇和1,4-甘薯二醇等都是耐高温物质,经煮、蒸、烤等高温处理,毒性亦不被破坏,因此甘薯黑斑病病薯经切片、晒干、磨粉,并酿酒后的副产品中仍含有一定量的毒素,用于喂牛、猪等家畜,仍可发生中毒。Doster等给小母牛瘤胃投服4-甘薯醇(剂量为6~14mg/kg),发生典型的中毒性肺病综合症,酷似黑斑病甘薯中毒,且中毒的程度和存活的时间与该毒素的剂量成正比,如9 mg/kg时,24小时内死亡。其病变限于肺和肺中隔,肺水肿和肺气肿明显。

发病机理

牛对4-甘薯醇的易感性较强,进人体内的4-甘薯醇经微粒体中的加氧酶致活后,与肺组织细胞色素P-450以双价的形式结合,其结合的程度同肺水肿和肺气肿的发生和致死率呈平行关系。其与肺脏微粒体蛋白结合的程度,往往超过同肝脏或其他器官微粒体蛋白的结合(Boyd等,1977)。因此,虽然在黑斑病甘薯中通常含有比较丰富的肝脏毒素——甘薯酮及其3代呋喃,但在自然病例并无明显的肝脏损害病变,这可能与牛的肝脏对长链化合物具有先天抵抗性有关。

症状

牛通常在采食后12~24小时发病。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大减,反刍、嗳气障碍,体温无显著变化。急性中毒病牛,突出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呼吸快速,超过80~1DO次/分。随病势的发展,呼吸运动加深而次数减少。呼吸音增强,远处就可听到拉风箱样音响;不时发咳。肺区可听到干性罗音或大、中、小水泡音,继而出现以呼气困难为主的高度呼吸困难,发生肺泡气肿。其后肺泡壁破裂,造成间质性肺气肿,于颈、肩、背腰部皮下出现气肿,触诊显捻发音。病牛呼吸更加困难,鼻翼煽动,张口伸舌,头颈仲直,双肘外展,陷入窒息危象;可视粘膜发绀,流泪,眼球突出,瞳孔散大,以至全身抽搐。从鼻孔流出大量混血的泡沫性鼻液。此外,还伴发前胃弛缓,间或瘤胃臌气、出血性胃肠炎等症状。最终死于肺、心机能衰竭。

羊中毒时,除无间质性肺气肿外,其他症状大体相同。

猪中毒时,精神不振,食欲大减,口流白沫,张口呼吸,可视粘膜发绀,流泪。心音增强,心律不齐。肠音减弱,粪便干硬发黑,后期转为腹泻,排混粘液和血液的稀软恶臭粪便。有的阵发痉挛,运动失调,步态不稳。轻症病例除去病因后经过1周,症状即逐渐缓解,可望康复。重症病例,体温升高(41~41.8℃),头抵墙壁,前冲乱撞,在抽搐发作中死亡。

病理变化

牛最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在肺脏。肺胀大3倍以上,边缘肥厚、质脆,切面湿润。轻型仅发生肺水肿和肺泡气肿;重型发生间质性肺气肿。纵隔也发生气肿呈气球状。肩胛、背腰部皮下和肌间积聚大小不等的气泡。此外,还见有胃肠出血,坏死等炎性病变,心、肝、胰等脏器变性、出血以至坏死。猪中毒的主要病理变化也在肺脏。肺肿大,暗红色,间质增宽呈透明状。胃肠粘膜广泛性充、出血,有的粘膜剥脱。胃底部溃疡。肝肿大,胆囊胀大几倍,充满黑绿色胆汁。

诊断

根据接触霉烂甘薯等生活史,喘息等临床症状,进行综合性诊断。必要时可应用黑斑病甘薯或其酒精、乙醚浸出液进行人工复制发病试验。本病多群发,应注意与牛出血性败血病、牛肺疫等传染病鉴别。

治疗

尚无特效解毒药。多采取对症疗法,如排除消化道内的含毒病甘薯,改善呼吸机能功能,缓解氧饥饿,提高肝脏解毒和肾脏排毒等。排除消化道内的含毒病甘薯,在毒物尚未完全被吸收前,通常采用催吐、洗胃或内服泻剂的方法。缓解呼吸困难宜使用氧化剂。过氧化氢溶液(O.5~1%)每次服量1 000m1;硫代硫酸钠溶液(5~20%)每次500 ml静脉注射。为了提高肝肾解、排毒机能,可静脉注射等渗葡萄糖溶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剂量宜大。

预防

根本性预防措施在于防止甘薯感染发病。现时推行甲基托布津(Hiethylthio-隔phanate)溶液浸泡种薯,效果较好。病甘薯要严禁乱丢,应集中深埋、沤肥或火烧。禁止用病甘薯、包括其加工副产品——酒糟、粉渣等饲喂家畜。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