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家禽养殖 >
热门搜索: 养殖  家禽  生态养殖  牛羊养殖  养殖猪

鸡营养性胚胎病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7-07-17   
鸡营养性胚胎病

    营养性胚胎病主要是由于种鸡及其所产种蛋缺乏某些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引起的。本病的特征性临床症状是骨骼端软骨早期发生变性,胚胎肢体短缩,骨的生长发育受阻等。表现为胚胎发育不良,严重时造成死胚。程度较轻的可以孵出雏鸡,但体质较弱。如果其缺乏的养分能及时从育雏饲料中得到充分补足,多数可以逐渐成为健康雏鸡,否则成活率很低。种蛋中某些微量养分过多也能引起营养性胚胎病,例如维生素A、维生素D超过正常量许多倍,会引起胚胎肝脏脂肪变性,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1)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A贫乏的种蛋受精率较低,在孵化早期死胚较多和雏的生长发育迟缓。孵至中后期胚胎发生痛  风,死胚肾肿胀,肾脏、输尿管及其他脏器沉积白色尿酸盐。同时眼肿胀,分泌物多。胚胎死亡率升高,出壳的雏鸡弱小,一部分有眼疾或失明,抗病力差,成活率低。(2)维生素D缺乏症:种母鸡缺乏维生素D以及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或阳光不足,种蛋入孵后胚胎发生黏液性水肿病(至少要在孵化10天后才能看出),胚体皮肤出现囊泡状水肿,其内充满浆液,皮下组织呈弥漫性肿胀,有时腿爪短小,肝脏脂肪浸润,胚胎  在10~16日龄死亡较多。孵出的雏鸡体弱,骨质不良,如果饲料又缺乏维生素D,约在10日龄就能发生佝偻病。正常雏鸡即使饲料缺乏维生素D,由于体内有一定的储备,一般要到1月龄前后才形成佝偻病。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冬季。(3)维生素B1(VB1)缺乏症:产蛋种鸡一般不会缺乏VB1。如果在正常饲料之外又喂给大量蚌肉、螺蛳、鱼虾等,则其中含有破坏VB1的物质,或者饲料中含VB1的原料配比不足,会造成VB1缺乏。只要喂的时间不太长,种鸡本身并不表现出明显症状,产蛋还会增多,但种蛋内VB1贫乏。这些种蛋的外观与正常无异,入孵后胚胎也没有明显病态。雏出壳困难,人工剥壳助产的效果也不大,剥出的弱雏不久死在出雏盘内。

    (4)维生素B2(VB2)缺乏症:产蛋鸡对VB2的需要量比较大,气候寒冷时需要的更多一些,此时,如果饲料中多维素用量不足,或其质量低劣,就会造成VB2缺乏。种鸡无明显症状,仅产蛋量偏低,但种蛋内VB2贫乏。这些种蛋的蛋白缺乏正常鸡蛋所具有微绿色荧光,入孵后,一般在9~14日内死亡率最高。胚体有两种特征性病变,一是绒毛卷曲纠结,呈结节状;二是躯体明显短小,腿关节变形,有的趾爪卷曲。此外还有体表水肿、贫血、肾脏变性、颈弯曲等病变。病胚显著弱小,一部分雏鸡腿部麻痹,不能站立,足趾弯曲,这些雏鸡难以成活,成活率较低。(5)维生素B12(VB12)缺乏症:网上或笼养种鸡不能从粪便和

    垫草中获得VB12,当饲料中动物性成分过少而且多维素用量不足时,就会造成VB12缺乏。种鸡自身症状不明显,其所产种蛋入孵后,胚胎发育不良,第十六至十八天死亡的较多。死胚皮肤呈弥漫性水肿,腿肌萎缩,心脏扩大、形态异常、出血,甲状腺肿大,肝脏脂肪变性。(6)维生素E缺乏症:本病在孵化的1~7天内胚胎死亡率最高。发病的中胚层肿大,胎盘的血管萎缩、出血。后期胚眼晶体混浊,角膜出现斑点。本病不多见,与母鸡日粮配合非常不合理有关。

    (7)短肢性营养不良症:种蛋缺乏锰、胆碱和生物素都能引起此种胚胎病。病胚躯体短小,腿短而弯曲,颈部弯曲,喙呈特征性的“鹦鹉嘴”,但骨质良好。胚蛋中的蛋白大部分没有利用,蛋黄浓稠。孵化后期少数胚胎死亡,其余孵出的雏鸡异常弱小,腿关节特别是飞关节肿大变形,骨粗短,无饲养意义。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