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特种养殖 >
热门搜索:

火鸡冠状病毒性肠炎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9-08-14   

疾病名称  火鸡冠状病毒性肠炎

疾病类型  病毒性传染病 动物种类  火鸡 关键词  火鸡、病毒性传染病、冠状病毒性肠炎

疾病概述   火鸡冠状病毒性肠炎又称蓝冠病、传染性肠炎、泥淖热,是一种对各种日龄火鸡均可感染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不断鸣叫、体重减轻、精神沉郁和腹泻。其死亡率较高。

病原特性   火鸡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科,有囊膜,纤突具有花瓣样纤突。其能在15日龄以上的火鸡胚和16日龄以上的鸡胚中培养。感染的火鸡胚经常发病死亡,并可从卵黄囊、肠道、法氏囊中获得病毒。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但抵抗力较弱。其在4℃下经氯仿处理10分钟即可被灭活。有的火鸡冠状病毒毒株如明尼苏达株和魁北克株能凝集家兔和豚鼠红细胞,但不凝集牛、马、绵、小鼠、鹅、猴、鸡的红细胞。利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交叉反应研究显示,火鸡冠状病毒与其他禽类和哺乳类冠状病毒没有关系。火鸡冠状病毒与高免血清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但不与血清或抗其他四种不同冠状病毒的抗体发生反应。用感染的雏火鸡和火鸡胚的肠道制成超薄切片,作电子显微镜透射,观察到了具有小囊膜的病毒颗粒以出芽方式进入间质上皮细胞胞浆中。

流行病学特点   病火鸡及带毒火鸡是本病的传染源。随粪便排出的病毒,可以通过与健康火鸡直接接触传播感染。人和飞禽可以机械传播。不同日龄的火鸡均可感染,火鸡感染后发病率可达100%,幼龄火鸡的死亡率为50%~100%,青年火鸡和成年火鸡为25%~50%。

临床症状   火鸡蓝冠病主要表现为火鸡鸡冠和皮肤呈现暗蓝色,水样腹泻,呈泡沫状,淡绿色或淡褐色,食欲不振,羽毛蓬乱,体重降低,发育迟缓甚至停止生长,生产性能下降。雏火鸡不停地尖叫,声音虚弱无力,挤缩在一起,靠近热源。发病率常达100%,死亡率5%~25%不等。

病理变化   蓝冠病的病变主要集中在肠道,肠呈黄褐色,肠黏膜损伤,包括肠绒毛变短、微绒毛脱落、上皮细胞脱落及空肠、回肠、盲肠出血,肠内充满气体和水分。肠黏膜也可见小的出血性斑点。肝脏颜色变深。胰腺外观呈白垩样,并有许多白色病灶。脾脏较正常时小。

诊断方法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能作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学诊断。将采集的小肠、盲肠和法氏囊病料研磨后接种鸡胚或1~4日龄雏火鸡,检查其感染性。采用免疫电镜、病毒中和实验、直接荧光抗体、ELISA、RT-PcR等方法进行确诊。

幼龄火鸡发病时,应与营养不良、缺水及肠道病毒性细菌性和原虫性的感染相鉴别。青壮年或成年火鸡发病时,其盲肠和直肠的内容物中的鞭毛虫的数量增加,但是这些寄生虫在自然暴发中的作用仍不清楚。细菌、寄生虫及其他病毒的感染可以通过特异的诊断方法排除。

预防   火鸡群一旦感染火鸡冠状病毒性肠炎,很难清除,而且将频繁发生。目前治疗蓝冠病没有特异性的药物。美国对于暴发蓝冠病的火鸡场,通常采取扑杀火鸡。对禽舍及其周围环境彻底消毒,重新引进火鸡前,空舍一定时间等措施控制该病。目前的研究认为。体液免疫在抗火鸡冠状病毒性肠炎感染时发挥主要作用。火鸡冠状病毒性肠炎感染产生的肠道黏膜IgA抗体,能抵抗该病毒再次感染,康复火鸡具有坚强的免疫力,很少能再次感染。以上结果提示,用火鸡冠状病毒性肠炎疫苗预防蓝冠病具有可行性。快速诊断以及血清学监测是目前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火鸡冠状病毒抵抗力弱。因此,有效的卫生防疫措施便可杜绝该病的流行。使用肠道抗体也可以控制继发性的细菌性肠炎。

推荐图文
  • 藏獒的形态与特征
    自由自在的生活,它一般是在,长毛者较受欢迎,藏獒是工作犬,其说不...
    藏獒的形态与特征
  • 狐:犬瘟热的防治
    黑龙江省绥化市畜牧局黑龙江缓化152000,但以2.5~5.0个月龄幼狐...
    狐:犬瘟热的防治
  • 蓝孔雀
    公孔雀羽毛鲜艳美丽,野外蓝孔雀栖于海拨2000米以下的开阔草原或...
    蓝孔雀
  • 人工养殖金钱龟(图)
    推荐,大中小,到外面的天地去闯一番世界,为发展名,攻克技术难关获...
    人工养殖金钱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