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水产养殖 >
热门搜索:

欧洲鲟形目主要种类生物学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21-11-05   


世界鲟鱼类计2科6属26种,分布在欧洲水域的有1科2属8种。也即欧洲鳇、俄罗斯鲟、裸腹 鲟、闪光鲟、小体鲟、波斯鲟、大西洋鲟及意大利鲟。本文就欧洲鲟形目5种主要种类生物学概述如下。

1 欧洲鳇 Huso huso(Linnaeus,1758)

1.1 形态与食性 鱼个体巨大,纺锤形,向尾部延伸变细,体高为全长的9%-22%。个体生长全长可达6米,体重1000余公斤。欧洲鳇头长约为全长的23%,吻长为全长的7%-12.5%。吻短而柔软,呈锥形,为软骨;口突出,呈新月形,位于头的腹面,向两侧延伸。须4根、较长,侧扁形,其上附有叶状纤毛。鳃耙数17-36。欧洲鳇体表覆有1层柔软的皮,骨板5行,背骨板9-17枚,为卵圆形,纵裂似一锯齿梳形,第1个背骨板最小。侧骨板37-53枚,光滑;腹骨板7-14枚, 藏于皮下。骨板行间在体表分布有大量小骨板和细粒,骨板行在尾部不相连。背鳍不分枝, 鳍条48-81;臀鳍不分枝,鳍条22-41。尾柄非侧扁形。欧洲鳇背部和体侧呈青灰色,有时黑色,向下逐渐转为白色。其腹部白色,吻为黄色。欧洲鳇幼鱼捕食水生昆虫幼体、鲱鱼和鯷鱼,较大个体捕食水鸟、幼海豹和鱼类,成鱼一般以鱼类为主食。

1.2 分布与洄游 欧洲鳇分布在里海、亚速海、黑海和亚得里亚海。里海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及其支流,黑海主要分布在东海岸河流河口地区,如多瑙河、第聂伯河和德聂斯特河。亚速海主要分布在顿河。欧洲鳇在库拉河、捷克列河和库班河也有栖息。欧洲鳇在鲟鱼类中溯河最早,分为两个种群及冬季种群和春季种群。在多瑙河产卵洄游几乎整年都观察到。春季洄游型在1-4月溯河,水温4-5℃开始洄游,当年产卵。秋季洄游型在8月开始溯河,10-11月达到高峰,翌年产卵,秋季洄游型种群占居优势。在里海春季洄游型3-4月溯河,秋季洄游型在9-10月溯河。在伏尔加河冬季种群占居优势;在乌拉尔河则相反春季种群占居优势,约占70%。欧洲鳇洄游距离在940 -1810公里。

1.3 生长与繁殖 欧洲鳇生长迅捷,在里海1龄鱼平均全长51厘米、平均体重571克,黑海西北部和亚速海1龄鱼平均全长40厘米、体重250-500克。在随后年份里,黑海和亚速海欧洲鳇生长逐渐超过里海。在黑海雌鱼,3龄鱼全长106厘米、体重6.2公斤,5龄鱼全长121厘米、体重9.6公斤,10龄鱼全长163厘米、体重25.9公斤。成熟的雌鱼全长为230-270厘米、体重90-120公斤,成熟的雄鱼全长180-220厘米、体重60-90公斤。欧洲鳇性成熟较迟。在里海近年洄游雌体年龄在14-28龄,雄鱼11-16龄。洄游鱼性比为1∶1,伏尔加河欧洲鳇雌鱼初次性成熟年龄16龄,多在19-22龄,雄鱼为11龄,多在14-16龄。雌鱼产卵间期5年以上,产卵始水温6-7℃,水温21℃停止产卵,适宜水温为9-17℃。卵径3.33-3.84毫米,卵重29.5毫克,成熟系数雌鱼13.2%-17%,雄鱼平均为3.9%,怀卵量50万-80万粒,最高达270万粒 。

2 俄罗斯鲟 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1833

2.1 形态与食性 鱼个体延长,呈纺锤形,体高为全长的12%-14%。在黑海个体全长可达236厘米,体重115公斤,全长最大达300厘米。在里海,其个体全长可达215厘米,体重65公斤,全长最大达235厘米。俄罗斯鲟头长为全长的17%-19%,吻长为全长的4%-6.5%,吻短而钝,略呈圆形。4根 触须位于吻端与口之间,更近吻端。须上无伞形纤毛。口小、横裂、较突出,下唇中央 断开。在库拉河,其口宽平均为头长的30.8%。鳃耙非扇形,鳃耙数15-31。体被5行骨板,在骨板行之间体表分布许多小骨板常称小星。背骨板8-18枚,侧骨板24-50枚,腹骨板6-13 枚。背鳍不分枝,鳍条27-51;臀鳍不分枝,鳍条18-33。体色背部灰黑色、浅绿色或墨绿色,体侧通常灰褐色,腹部灰色或少量柠檬黄色。幼鱼背部呈蓝色,腹部白色。俄罗斯鲟在黑海的西北部主食底栖软体动物,也摄食虾、蟹等甲壳类及鱼类。在亚速海,成鱼主食软体动物、多毛纲及鱼类。在多瑙河,幼鱼以糠虾、摇蚊幼虫为食。在里海,其食物组成在不同时期略有差异。

2.2 分布与洄游 俄罗斯鲟主要分布在里海、亚速海和黑海,以及流入该些海域的河流。诸如库拉河、乌拉尔河、捷列克河、伏尔加河、库班河、顿河、第聂伯河、德聂斯特河和多瑙河。俄罗斯鲟除 洄游性种群外,部分是终生在淡水中生活的定栖性种群。在伏尔加河栖息有定栖性种群。在里海和黑海俄罗斯鲟溯河洄游始于早春,在夏季中期和夏末达到高峰,结束于秋末。在伏尔加河,产卵洄游始于3月末或4月初,此时水温1-4℃,6-7月时产卵群体达到高峰。当水温下 降到 6-8℃时溯河种群逐渐减少,至11月基本停止。春季洄游型当年产卵,秋季洄游型翌年产卵 。春季洄游型洄游距离通常离河口仅100-300公里,秋季洄游距离离海口数千公里。

2.3 生长与繁殖 俄罗斯鲟在亚速海生长最快,在里海和黑海生长较慢。其洄游性种群 生长快于定 栖性种群,雌鱼生长快于雄鱼。在亚速海俄罗斯鲟1龄鱼全长为29.4厘米,2龄鱼全长46.2 厘米 、体重2公斤,5龄鱼全长66.6厘米、体重5.5公斤,10龄鱼全长89.8厘米、体重12公斤。俄罗斯鲟雄体初次性成熟年龄在7-9龄,全长100厘米以上。雌鱼成熟多在12- 16龄,雄鱼成熟多在11-13龄。在伏尔加河雌鱼产卵间期4-5年,雄鱼2-3年。多瑙河雌鱼产卵间期5-6年。伏尔加河成熟雌鱼重14-18公斤,成熟系数14.1%。春季洄游型5月中旬至6月初繁殖,水温8.9-12 ℃。在亚速海俄罗斯鲟性成熟提前1-2年。伏尔加河雌鱼绝对怀卵量平均值26.6万-29.4万粒,相对怀卵量每公斤鱼体重1.08万-1.2万粒,卵径2.8×3.2-3.3×3.8毫米,卵粒 重20.6毫克。

3 裸腹鲟 Acipenser nudiventris Lovetzky,1828

3.1 形态与食性 鱼个体为长体形,体高为全长的12.3%-16.1%。在欧洲的水域里,个体全长可达221厘米,体重80公斤;最大个体体重127公斤。裸腹鲟个体头长为全长的19.1%-22.2%,吻长为头长的32.2%-43.6%。吻平滑、稍圆,几乎呈一完整的圆锥形。口相对较大,下唇中部不断开,口位于头部腹面。裸腹鲟有触须4根,须上附有纤毛,须长度为头长的7.1%-17.6%;鳃耙数24-45。鱼体覆5行骨板,体表骨板行间无小骨板分布。背部第1骨板最大,与头的顶面成一钝角。背骨板11-17枚,侧骨板49-74枚,腹骨板11-17枚。背鳍条不分枝,为39-57;臀鳍条不分枝,为23-37。裸腹鲟背部灰绿色,两侧较浅,腹部黄白色,鱼鳍均呈灰色。在多瑙河,裸腹鲟以蜉游幼体为食,其它食物有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甲壳类等,在里海裸腹鲟早期以鱼类为食,近年来由于蟹的移入,蟹约占其食物量的70%。

3.2 分布与洄游 裸腹鲟在黑海、亚速海和里海均有分布,性成熟后上溯至河流中产卵。在黑海裸腹鲟主要产卵场在多瑙河水系,离河口1766公里以上。在里海裸腹鲟大多栖息在南部,主要上溯河流是库拉河及其支流,离海口650公里处。在里海南部的其他河流中裸腹鲟也偶有出现。在亚速海裸腹鲟数量甚少。裸腹鲟分为洄游性种群和定栖性种群,定栖性种群常年生活在淡水中。库拉河裸腹鲟每年有 两次洄游,在4-5月,当水温升至6.2-13℃时,春季洄游种群开始溯河。在10-11月,当水 温在12-17.9℃时,秋季洄游型开始溯河,溯河洄游距河口约600公里。乌拉尔河仅有春季 洄游型,在4-5月,当水温升至3.2-4.5℃时开始溯河,洄游距离多在500-800公里,然而 有些个体的产卵场是在距河口100余公里处。

3.3 生长与繁殖 裸腹鲟生长较快,雌鱼生长快于雄鱼。在里海1龄雄鱼平均全长28.2 厘米、体重40-60克,2龄鱼全长45厘米、体重350克,5龄鱼全长77.8厘米、体重1.8公斤。裸腹鲟在里海的种群个体较大,寿命通常在30-32龄。库拉河裸腹鲟雌体初次性成熟年龄在12-14龄,雄体6-9龄。库拉河产卵群体雌鱼14-19 龄,约占92%;雄鱼9-16龄,约占96%。在乌拉尔河雌体初次性成熟年龄在16-22龄,雄体13龄。在乌拉尔河产卵群体雌鱼15-18龄,占80%;雄鱼9-14龄,占44%。雌鱼产卵间期2-3年。多瑙河雌鱼绝对怀卵量在20万-130万粒,乌拉尔河雌鱼在16.5万-71.5万粒。咸海雌体卵粒重11.4毫克,卵径1.55-3毫米。库拉河产卵水温15-25℃,3-5月产卵,卵粒重12.44-14 .75毫克。多瑙河产卵水温10-15℃。

4 闪光鲟 Acipenser stellatus Pallas,1771

4.1 形态与食性 鱼个体呈长纺锤体形,其全长最大达218厘米,体重54公斤。闪光鲟通常全长100-120厘米,体重6-8公斤。闪光鲟吻长而细,其背腹扁形,吻长为头长的59%-65%。口横裂、中等宽,下唇中部断开。须4根、短,无纤毛着生。鳃膜达峡部,鳃耙数24-29。闪光鲟有5行骨板,体表覆有星状小骨板和栉形颗粒。栉形颗粒有时占优势,此时小骨板分布在骨板行里。背骨板呈辐射状条纹排列,与直的尾尖一起形成韧棘。背骨板9-16枚,最高处位于第3骨板或第3至 第7骨板间。侧骨板26-43枚,腹骨板9-14枚。背鳍有缺刻、不分枝,鳍条40-54。臀鳍 钝或有轻微缺刻,不分枝,鳍条22-35。闪光鲟体背部和两侧深黑褐色,腹部浅色,腹骨板灰白色。闪光鲟通常背部显黄褐色或青灰色。有的体背近黑色,体侧颜色较淡,近侧骨 板处黄白色。在里海闪光鲟幼鱼主食甲壳类,成鱼以鱼类为主食。在亚速海闪光鲟食谱中蠕 虫占35%-60%,软体动物占15%-30%,鱼类占30%-50%。

4.2 分布与洄游 闪光鲟主要分布在里海、亚速海、黑海和爱琴海,以及与其相通的河流。闪光鲟最大群体栖息在里海,进入的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库拉河和苏拉克河等。其在里海南部的一些河流中也有栖息,在亚速海栖息的河流有顿河和库班河及其支流。闪光鲟在伏尔加河于4月中旬(此时水温6-9℃)开始溯河,盛期在5月(此时水温10-15℃),6 月时溯河活动减少。闪光鲟在8、9、10月溯河活动复又增加,于11月结束。闪光鲟在乌拉尔河于4-5月(此时水温5.4-7.2℃)开始溯河,继后水温升高至12-14℃时达到高峰。秋季洄游开始于8月末至10月中旬,9月份为高峰。

4.3 生长与繁殖 在顿河闪光鲟1龄鱼全长25厘米、体重0.5公斤,2龄鱼全长57厘米、体重1公斤。闪光鲟长度增长在第1年最快,生长速度最快为第2年。继后速率逐渐降低直至性成熟,成 熟的雌鱼比雄鱼生长快。在伏尔加河闪光鲟17-18龄雌雄鱼体平均体长相差12厘米,体重相差4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