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水产养殖 >
热门搜索:

海湾扇贝幼虫培育与附着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20-07-18   

    海湾扇贝幼虫培育方法同常规操作,在生产中,应注意以下的技术指标,提高出苗量。

(1)培育密度:培育密度不宜过大,一般D形幼虫8~15个/ml左右就足够了,培育密度过大(如超过15个/ml),不但幼虫生长发育缓慢,而且会引起“面盘分解病”。

(2)培育水温:采用升温培育,有利于提高幼虫的活力,在20℃获卵、孵化,21℃选幼培育,以后每2天升温1℃,23℃恒温培育,24℃附着变态,在升温条件下幼虫发育很顺利。为了保持水温上升,适当提高室温,比水温高2—3℃(暖气),对幼虫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在培育过程中,发现幼虫上浮差,可采用提高室温或者适当降低水温(0.5—1℃)的方法,能增加幼虫上浮能力。

(3)饵料:等鞭藻(3011)是目前海湾扇贝幼虫生长发育的最适饵料,无论是单一投喂,还是和扁藻、硅藻等混 全投喂都能使幼虫顺利发育、附着变态。如果没有等鞭藻,那么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变态率会显著下降。

(4)水质:海湾扇贝育苗用水要求水质清澈,没有污染。当水质不佳时,幼虫会出现面盘分解病,应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净化,在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项: ①尽量往外海引伸管道,外海深水的水质好于近岸潮头水,引伸的长度根据水质、地形情况而定,从数百米至上千米不定。 ②沉淀池海水沉淀的时间不应小于48小时,沉淀时间过短,海水中有害的物质和原生动物等得不到沉降而进入培育系统,对幼虫的生长发育非常不利。 ③砂滤罐加细砂层的厚度一般为50—70cm,减少细砂的粒径,一般为150—200μm,并经常反冲,定期更换上层的细砂,对于净化育苗用水有很好的效果。 ④如果海水中有机质过多(预热池充气升温时,池面有大量泡沫),可在预热池中加(0.0000005—0.000001)的明矾,经过2—4小时沉淀,海水就能变清。为了防止池底絮状物进入培育池,可在笼头挂浮力,使其悬浮在水抽水,放弃下层10—20cm的污水。

生产中改善育苗水质通常采用换水、清底、倒池等方法,这些措施是必要的。在换水时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逐渐增加筛网的孔径(如300目——250目——200目)对改善水质非常有利。当幼虫出现下沉,幼虫的盘分解或解体要立即倒池,改善水质,否则,常引起大量死亡。微量充气有利于改善水质,增加溶解氧,但是不充气,采用每小时搅池一次,幼虫也能正常发育。 在海湾扇贝人工育苗中施抗生素药物起预防作用,通常每天施药一次,每次0.0000001左右,抗生素的种类有土霉素、氯霉素、青霉素等,但是当幼虫出现面盘分解或软体分解病后,即使加抗生素,其药效甚微,防治不了疾病的蔓延和发展。当幼虫出现面盘分解病,造成育苗失败后,一般不宜立即再取亲贝入池,而应该将培育池曝晒2—3天,然后用盐酸浸泡消毒24小时(pH在2左右),再用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洗刷池子及育苗工具后,再取回亲贝促熟,继续生产,否则常因消毒不严而造成面盘分解病蔓延。

(5)投放附着基:无论是聚乙烯网片还是红棕绳,编制的棕帘,按常规处理后,使用前2—3天,应该用0.5‰的NaOH浸泡24小时,然后用过滤海水摆洗2—3遍,水色清流通透明,测水质的pH为8—8.3后即可使用,投放前用10×0.0000001的青霉素(80万G)浸泡0.5小时,这样处理后的附着较清洁,易附苗,当眼点幼虫的比例达到20—30%时倒池投放底帘(占总附着基量的10%左右),然后投放附着基。附着基的投放数量,通常棕帘每立方米培育水体投300m,聚乙烯网片投2Kg左右。在流水过程中投放附着基,幼虫不容易出现下沉现象。如果附着基投放后幼虫下沉,采用流水0.5小时(流量约1/2培育水体)和降低光照强度(50Lux以下)后,幼虫往往会重新浮起。在附着过程中,要适当降低室温与水温相同,便于幼虫分布均匀,而提高单全水体的附苗量。 在水温23—24℃下海湾扇贝眼点幼虫的觅寻期与附着基种类有关,投放棕帘时幼虫的觅寻期只有2—3天,投放聚乙烯网片时可达4—6天。在附着变态期间,每天施青霉素(3—5)×0.0000001或氯霉素0.000001—0.0000002对提高变态率有利。

上一篇:真鲷气泡病

下一篇:遮目鱼饲养管理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