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水产养殖 >
热门搜索:

牙鲆初期生活史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20-01-04   

   牙鲆的人工孵化,自1898年由日本藤田经信进行试验以来,以后进行了详细地研究。1962年,日本增田辰良等对人工孵化的仔鱼培育到孵化后39天变态结束,进入稚鱼期。1965年日本原田辉雄等进行牙鲆的人工授精,将孵化仔鱼培育到74天,长到3.7厘米,继续饲养到393天,长到15厘米,获得了成功。进入70年代苗种培育达到企业化生产水平。进入80年代牙鲆苗种生产技术已相当成熟。1984年日本全国生产牙鲆苗种达1100多万尾,1992年达到2365万尾。

    我国于1959年开始牙鲆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到70年代才开始进入较大规模苗种生产研究。到90年代初我国北方沿海牙鲆工厂化苗种生产技术进入成熟阶段,完成了全人工繁殖苗种生产技术。

    近年来日本和韩国都在致力于开发低消耗、高效率苗种生产技术,旨在提高成活率和苗种质量,培育出健康苗种的生产技术,采取有效的防病措施,进行疫苗开发以及防止体色异常和出现畸形鱼。与此同时,日本从80年代开始利用生物工艺学技术进行三倍体及全雌牙鲆苗种的研究,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达到能大量生产全雌苗种阶段。我国也于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牙鲆雌性化技术研究。这些都为今后牙鲆苗种生产技术日臻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牙鲆自初孵出仔鱼开始,经过前期仔鱼、后期仔鱼和稚鱼三个阶段而达到幼鱼期。其过程是由浮游生活经变态而转入底栖生活。

    (一)孵化     在水温14.6~15.5℃、适宜盐度条件下,受精卵经约60小时左右,仔鱼开始孵出。孵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孵化前胚体在卵膜内不断扭动,尾部左右剧烈摆动,直至卵膜破裂,尾巴伸出,约停一段时间,整个胚体加剧摆动,最后头和卵黄囊脱离卵膜;另一种方式是,头部先顶破卵膜而露出外面,然后尾部左右摆动,最后由胚体几次剧烈摆动,使整个胚体脱离卵膜。

    (二)仔鱼期     初孵仔鱼到各运动器官基本发育完备这一阶段。按营养,转换特点又可分为前期仔鱼期和后期仔鱼期。     1.前期仔鱼期     从初孵仔鱼开始到卵黄和油球被吸收消失为止。完全依靠卵黄和油球维持生命活动,属内源性营养阶段。

    刚孵化出的仔鱼(初孵仔鱼)平均全长约2.21毫米左右,卵黄囊呈椭圆形,长径1.10毫米,宽径0.60毫米,油球直径0.16毫米。头紧贴于卵黄囊上略向下倾。尾巴已不再围绕卵黄,已伸直。油球位于卵黄囊后下端,肛门靠近卵黄囊后缘,背部有背鳍产生,胸鳍芽向两侧突出,仔鱼以腹面朝上或倾斜倒悬于水表层,并不时抖动。色素细胞变为赭石色,分布于身体各部及卵黄囊上,在鳍上也有色素分布。

    孵化后1天的仔鱼,平均全长2.63毫米,卵黄囊长0.68毫米,油球直径0.12毫米。身体各部色素大都稀疏分布,但在尾巴中部鳍上色素细胞稍有些集聚。尾巴较前加长,背鳍较明显。还可以看到在卵黄和脊椎之间有一狭细的消化道,但和口腔连接尚不明显。

    孵化后第2天的仔鱼,平均全长2.94毫米,卵黄囊约0.63毫米,油球直径为0.1毫米,卵黄囊缩小,消化道变粗,向肛门弯曲的部分其中间细。在尾鳍末端有放射状的鳍条。心跳达到115次/分,身体的比例变得更为细长,在尾中部稍后处色素细胞聚集更多。口及肛门仍未开口。

    第3天的仔鱼,平均全长为3.42毫米,卵黄囊已很小,油球直径为0.09毫米左右。上下颌张开。眼上的黑色素细胞增多,眼呈黑色。胸鳍呈扇形,向两侧突出,并有鳍条存在。消化道分成两部分,前部分呈蛇行状。身体比例变得更加细长。口、肛门均已形成。肠的前半部稍微膨大,但尚无食物。大多数仔鱼能在水中维持水平游动,但只能做间断性摇动尾部的直线游动,静止时则倒悬水中。

    第4~5天的仔鱼,平均全长在3.6毫米以上,卵黄囊大都被吸收完或已消失,但在腹部前端仍能见到残存油球已很小。日张得很大,上、下颌已形成,但尚无细齿,下颌明显突出,并有摄饵动作且能开始摄食。肠变粗,内壁出现褶皱。全身上黑色素细胞中已间杂有赭黄色的色素细胞。此时仔鱼已能在 水中活泼游动。

    2.后期仔鱼期     仔鱼卵黄囊被吸收完毕、消失,各种运动器官基本完善。仔鱼已开口开始依靠外源性营养(摄食动物的幼体与小型浮游生物)进行发育。对牙鲆来说,其后期仔鱼期是指从卵黄囊消失到冠状幼鳍形成,右眼开始上升即孵化后约第6~20天。全长范围约从4毫米以上至10毫米以上。

    孵化后第6天的仔鱼,全长4.6毫米左右,消化道进一步回转,变得稍长。第8天,消化道从前端1/3处产生弯曲,而且弯曲日渐增强。到第10天左右,消化道完全回转成套环状,在其前端部能清楚看到呈三角形的肝脏。同时,在其头部背面紧靠背鳍褶基部前端产生突起,呈三角形,冠状幼鳍原基开始出现。背鳍褶上色素增多,头顶和体背色素呈菊花状。

    孵化后12~15天,全长6.0~6.5毫米,冠状幼鳍原基分化成三个半游离的突起,进而形成4个突起。背、臀鳍膜边缘上黄色色素呈扫帚状,消化道进一步收缩变为两部分,分化成胃和肠。

    孵化后17~20天,全长在8.25毫米以上,冠状幼鳍已有5根鳍条,其中有4很明显伸长,第2~5根已伸长成鸡冠状。从初孵到此阶段,仔鱼左右两眼的位置都是处在同一水平上,完全对称。到孵化后20天,全长达到10毫米以上,右眼开始向头盖背顶移动,上、下颌出现细齿,仔鱼体增宽,冠状幼鳍已分化为6~7根鳍条。背鳍鳍条原基出现,胸鳍逐步扩大。尾鳍出现15根鳍条,但尚未分节。黄黑色色素加深;头顶部及背部边缘菊花状黑色素增大。体加宽,仍做水平游动,十分活跃。

    3.稚鱼期     体形迅速趋近成鱼,各运动器官日臻完善,鳞片开始形成,消化器官基本趋向成鱼,鳞片发育完全及完成变态过程。牙鲆的稚鱼期,从右眼上升头顶至右眼完全移到左侧,约在孵化后20~35天,全长在10毫米以上至20毫米左右。

    孵化后21~25天,全长在10.5~11.0毫米,消化道前端黏液细胞增加,食道分化,摄食饵料并不在口腔内咀嚼,也不在食道内停留,而是直达胃肠。消化道前端褶皱增多。背鳍、臀鳍、尾鳍鳍条逐渐形成。第26天左右背鳍、臀鳍、尾鳍鳍条均已形成,胸鳍鳍条尚不明显。鳍式与成鱼也大体一致。身体很薄,扁平呈叶片状披有大量黄色素细胞,点状黑色素细胞分布于体干背腹沿。头顶部分稍下陷,右眼明显上升,上缘已超过头顶,变态已开始。

    孵化后约28天,全长约在12.5毫米左右,右眼已转至头顶,体呈卵圆形叶片状。冠状幼鳍缩短,但仍比邻近的背鳍鳍条稍长。肛门以后背鳍、臀鳍鳍条增长特别快。头部及体部菊花状黑色色素明显增多,腹部肌肉增厚已不透明。此时多在水表层作水平游动,偶尔下沉侧卧水底后又回升到水面活动,也有时贴在池底、池壁。伴随着眼的移动,在水底的时间增长。

    孵化后30天左右,全长13.0~14.5毫米,右眼已开始转到左侧,冠状幼鳍已完全缩短,比邻近的鳍短。背鳍起点沿至眼后缘,胸鳍鳍条发育良好。尾柄处的鳍褶已完全消失。鳍式为背鳍鳍条70根,胸鳍鳍条12根,臀鳍鳍条50根,腹鳍鳍条5根,尾鳍鳍条17根,尾鳍鳍条分节明显。体呈半透明,尾鳍上出现黑色素。黄、黑色素明显增多;黄色素以头部、吻部、脑部、鳃盖骨等处较深。有眼侧体部菊花状黑色素集成小丛,像黑斑。无眼侧体右侧黑色素逐渐减少。肝脏体积明显增大。随着眼的移动和身体变成侧扁,在消化道前半部细处出现4个小指状的幽门垂,消化道前端肥大,肠、胃分化清晰,胃部肥大可见幽门部。

    在孵化后35天左右,全长在13.5~20.5毫米左右,右眼已完全转到左边。头后部的几根软鳍条(冠状幼鳍)消失,食道、胃、幽门垂区别清楚,胃的盲囊部肥大,身体变得不透明。有眼侧体上被黄褐色,黑色素细胞布满,在背、臀鳍各有几丛黑色素聚集,无眼侧体上的菊花状黑色素变得稀疏。侧线明显,在侧线上下两侧开始出现鳞片,尾部较多。两眼位置已固定,外形接近成鱼,完全进入营底栖生活,变态结束。

    牙鲆的稚鱼期从右眼开始移动(变态开始)到右眼完全移到左侧,两眼位置固定(变态结束)进入完全营底栖生活,其生长(全长范围)所需时间都与水温、盐度。饵料和摄饵状态有关。开始变态的时间、全长范围各不尽相同,变态所需时间有短有长,但一般是在孵化后20天左右到44天左右,全长在9~20毫米左右完成。也有眼的移动向反方面(即左眼移向右侧),极少数还有右眼不发生移动,体色有的右侧黑化。牙鲆仔稚鱼生长发育变态过程见图1-18。

    4.幼鱼期     一般泛指当年幼鱼,体形上与成鱼相同,鳞片已完全长成,全身披鳞,完成变态。牙鲆的幼鱼期是指孵化后30~50天左右,全长在20~30毫米以上。

    在孵化后40~45天,全长在20~25.5毫米。全身已长满鳞片,尾柄原始鳍褶完全消失,幼鱼除色泽较浅,各部比例与成鱼略有差异外,体形和习性与成鱼基本相似,完全营底栖生活。有极少数个体右眼仍不发生位移,仍然左右对称,但已改为底栖生活。也有的个体在无眼侧(右侧体部,密布着各种浓密的色素),与有眼侧相同。还有极少数的个体,左眼移到了右侧。但也营底栖生活。长到30毫米以上,即可作为鱼种。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