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水产养殖 >
热门搜索:

塘角鱼人工繁养技术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8-07-22   

    塘角鱼,系热带、亚热带鱼类,广布于我国南方各地,既是营养丰富的消费品,又是具药用价值的滋补品;既能在国内畅销,又能出口创汇。因而市场潜力大,是农(渔)民致富的有效养殖对象。为此,现将塘角鱼人工繁殖及饲养技术简介如下。
  一、塘角鱼的形态与习性
  塘角鱼,学名胡子鲶,也叫唐虱鱼,在分类上属鲤形目、胡子鲶科。体长一般20厘米以上,体重150~250克,最大约500克。塘角鱼原系野生鱼类,栖息于河川下游、田野、坑塘、沟渠等处。性喜成群,贪食,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昆虫、小杂鱼、虾、贝类等。多在夜间活动和取食,白天则潜入水底或洞穴中。人工饲养后,亦能在白天摄食,食取部分植物性精饲料。塘角鱼适应能力强,可在小水体和低溶氧的环境中成长,且病害较少,饲料来源广,容易养殖,成本较低,适宜于农家庭院小水面养殖推广。
  二、塘角鱼的亲鱼培育
  农家养殖塘角鱼最好自繁、自育、自养。亲鱼的培育,是搞好人工繁殖的首要工作。
  1.池塘条件。
  亲鱼池面积一般为35~350平方米,水深1.0~1.5米,池底不必铺水泥,但须向排水处倾斜,以便清池时能将池水全部排出。可在池角或池壁作数个涵洞,或在池中沉设土管或塑料胶管,以利排水捕捉。池塘种植一半水面的水浮莲、浮萍等,以防盛夏水温过高并使水中保持适当暗度,安静塘角鱼的生活环境。
  2.亲鱼选择。
  塘角鱼雌鱼成熟期一般为1年,雄鱼1.5年。因此宜选择1.5~2.0龄、体型较大、体质健壮、体重200克左右、无伤无病的亲鱼。有条件的最好雌雄分开培育,在产卵前3~4个月置于亲鱼池饲养。
  3.放养与管理。
  亲鱼放养密度一般为50尾左右/平方米。投喂小杂鱼虾,鸡鸭、鱼等动物内脏,以及米糠、麦麸、豆饼、花生饼等。动物性饲料绞碎后混合植物性饲料与维他E、矿物微量元素等揉成团状投喂。日投饲量视水质、气候的变化而不同,一般为池鱼体重的3%~5%,但水质恶化或水温降低时必须减少或停止。
  三、塘角鱼的人工繁殖
  1.雌雄鉴别。
  繁殖季节,雌鱼腹部宽广、膨大、柔软,生殖孔圆形、红肿、稍大,肛门不凹入;雄鱼体型较小,粘液少而稍感粗糙,下腹部平坦,生殖孔狭小而稍长,肛门凹入,轻压腹部有微量白色精液流出。塘角鱼繁殖期一般为4~9月,人工繁殖季节以5~6月为宜。
  2.催产。
  选择成熟好的亲鱼,以1∶1~2的雌雄配比,移入产卵池囤箱中。产卵池规格可为0.6米×0.6米,水深0.3~0.4米,池内放些经洗净消毒的假水仙或棕皮之类作鱼巢,让亲鱼自然产卵受精。催产药物一般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鲤鱼脑下垂体(PG),剂量为:雌鱼HCG1300~1500国际单位/0.5 公斤或PG4-6个/0.5公斤;雄鱼剂量为雌鱼的1/2。注射方法:药剂以生理盐水配成5毫升,每尾注射0.5毫升;雌鱼行两次注射,每一次注射总剂量的1/3,时隔6~8小时行第二次注射余下的全部药剂,雄鱼只注射一次并同雌鱼第二次注射进行;部位于体侧背鳍下的肌肉注射,可用湿纱布包住亲鱼进行操作。效应时间从第一针起约经18~28小时可产卵受精,受精卵呈绿黄色微带红点,圆珠形,卵径1.7~1.8毫米,系粘性孵。
  3.人工授精。
  经催产注射后,水温26℃~29℃,通常在注射第一针后18 ~24小时内可行人工授精。在效应时间内须先捕出几尾亲鱼检查,左手用湿纱布包住雌鱼,左手由腹部顺向肛门轻轻挤压,成熟的孵即畅流,过熟或未熟卵呈混浊的白色,缺乏弹性,且不易挤出;正常卵呈赤褐色或暗褐色,具有光泽与弹性。检查后发现时机成熟即可采卵。先将采卵盆用棉布拭干,雌鱼身体亦拭干水分,然后挤卵于盆内。同时将雄鱼拭干水分挤出其精液于盆卵中,用羽毛搅拌均匀后随即加入比卵量多2—3倍的清水,并继续摇拌。稍停后静静倾出盆中之水,并再加清水,如此反复洗卵5~6次,授精即告完毕,可转入孵化器中孵化。
  4.孵化。
  孵化工具可用5~10平方米小水泥池,池堤1米,池水深0.6 米,水中放置孵化框网,此框网用高10厘米木板,制成长1米、宽0.7 米的长方形木框,内安装32目沙龙网,将框网半浮半沉于池水中,让受精卵平均分布于框网内,其密度以不重叠为宜,每个水泥池可放置3~4个孵化框网,并保持池水呈半流水状态。
  水温25℃~29℃时,受精卵经30~32小时可孵出仔鱼。刚孵出的仔鱼脐囊很大,体长约4.6毫米,脐囊宽约1.8毫米,横卧于框网上不能游动,仅尾巴摆动。3天内以脐囊供给营养,约第4天脐囊开始消失,运动力增强并开始摄食。孵化期间应保持池水流转,并严格过滤,满足溶氧和避免敌害生物进入。如用地下井水作水源,须先注入蓄水池充分增加溶氧后使用。遇天气不好或日夜水温变化大时,孵化池周围须设防风棚。为防水生菌侵害,可按全池水量泼洒0.2PPM的孔雀石绿,或1~2PPM的甲基盐消毒。

    四、塘角鱼的苗种培育
  1.池塘条件
  苗种池一般为20~100平方米的土池,池四周用沙龙网或塑胶板密围以防敌害侵入,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收获时能完全排干。放苗前须将池底晒干后泛入新水,水深20~30厘米,池底置放长约15厘米的小塑胶管让其躲藏休息,池水种植不超过总面积的1/2的水浮莲、浮萍等。
  2.鱼苗放养
  孵化池框网中的鱼苗到第4天开始摄食后即可放入苗种池饲养。放养密度为800~1000尾/平方米。初期鱼苗饵料以轮虫、水蚤等最佳。
  3.饲养
  为满足鱼苗初期饵料,在鱼苗放养前15天,可选择另池培育水蚤。其方法是:将池水排干、暴晒,然后放入石灰水与厩肥等,将水放入,水深约60厘米。约2周可使蚤属大量繁殖。当鱼苗下池后开始摄食的1~2天,可用手抄网在培育池采集水蚤等浮游生物投喂鱼苗。约第8天开始可增加以丝蚯蚓与切碎的虾、贝肉等。30天以后可投喂猪血、下杂鱼酱、切碎的动物内脏并参些米糠、麦麸、豆粉等植物性饲料。到第40天,体长3~5 厘米即可作为鱼种出售或转入成鱼池养殖。
  五、塘角鱼的成鱼养殖
  1.池塘建造
  可选择农家屋前屋后空地建造鱼池。为防止塘角鱼在池塘钻洞,池壁应为水泥或砖,如用土池则池壁应加厚、坚产,池底铺砂砾或粘质土。鱼池面积一般为80~1600平方米,池堤1.5米,池水深0.6~0.8米,池底向排水口成倾斜状,池壁作数个洞穴,池中沉放直径13厘米、长5米的管子( 水泥或塑料的),以利鱼的躲藏与捕捞。池水中种植不超过总面积的1/2的浮萍等。
  2.放养
  放养期一般为每年的3~8月份,放养密度,规格3~5厘米鱼种为80~100尾/平方米,有充足饲料和流水条件的可增至100~200尾/平方米。
  3.投饲
  塘角鱼系杂食性,既可投喂动物性饲料,也可投喂植物性饲料。为适应塘角鱼的摄食习性,投饲时间宜于清晨和傍晚各投一次,或傍晚一次投足。投饲量根据气候、水质与摄食强度而适当增减,一般日投量为池鱼总体重的3%~5%。
  4.防病
  塘角鱼病害较少,常见的主要有打印病和肤霉病。前者鱼体上发生圆形成椭圆形红斑点,如打印一样;后者在发病处白毛丛生,毛上粘有黄泥。治疗方法:打印病可用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肤霉病可用0.08%的食盐水全池泼洒。同时,要防止水蛇、蛙类、鼠类和凶猛鱼类的侵袭。
  5.捕捞与运输
  塘角鱼生长较快,饲养3~4个月可达120克的商品规模。捕捞后将鱼置于小水泥或砖砌池中1~2天,使之排出肠道食物并去除泥味,然后运往市场。如长距离运输,则应将鱼装入充有氧气的尼龙袋中。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