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水产养殖 >
热门搜索: 养殖  家禽  生态养殖  牛羊养殖  养殖猪

革胡子鲶鱼稻田养殖技术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6-11-08   
革胡子鲶鱼稻田养殖技术革胡子鲶鱼为胡子鲶科,胡子鲶属,是一种热带鱼类。在水温9℃以上能正常生存。死亡临界水温为7℃,20-35℃摄食能力较强,生长迅速,是我国从埃及引进的一种热带优质鱼类,它可在其他鱼类不能生存的低氧和浅水环境中生存、生长,耐低氧能力极强,只要体表保持湿润,长时间离水都不会死亡。鲶鱼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好。革胡子鲶每年生长期有4~ 6个月.一般经过4个月饲养,个体可达0.5一1千克,大者1.5—2千克。在饲料充足的前提下,该品种能高密度养殖,在池塘中一般亩产可达1500~2500千克。稻田养鲶能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当稻田需要施肥、治虫、晒田时,鲶鱼仍能正常摄食生长,而且生长期与稻谷生长期同步。因此,鲶鱼宜为稻田养鱼的首选品种之一。

准备工作

    1.稻田—般选择底质较肥、排灌方便、土壤保水性强的稻田。    2.在稻田沿埂边四周挖沟,沟面宽0.6米,深l米,挖出的土用于加宽、加高田埂至0.8米左右,外形呈“回”字。也可在稻田一端挖一面积约40平方米、深1.2~1.5米的鱼凼,稻田中间挖一“十”字型、宽、深各0.5米的鱼沟,沟凼相通,并在沟凼中设置3-4个食台。    3.夯实田埂,并在田埂上围建一高约0.4米的防逃设施,进出水口安装铁丝网防逃。

合理放养

    北方地区大多的种养方式是一茬稻养一茬成鱼。在水稻插秧活蔸后,投放鱼种。鱼苗放养规格与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密切相关,一般放养规格越大,其成活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鱼产量就高。为了使鱼种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应放养5厘米以上的鱼种。    稻田养殖革胡子鲶的鲶鱼产量随鲶苗放养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亩放养200—500尾,有利于水稻增产;当亩放养量超过750尾时,水稻有减产趋势,这是由于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必须适当增加稻田灌水深度才能满足革胡子鲶对水体的需要。革胡子鲶苗种放养期正是水稻分蘖盛期,深水对分蘖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其有效穗也随着鲶苗放养密度的增加而有所下降。亩放养量达750尾时的有效穗明显下降,对水稻的减产作用大于由于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最终表现为水稻减产。综合考虑,稻田养殖革胡子鲶投放密度以每亩投放400-600尾为宜。鱼种要求体格健壮、规格一致,且一次性放足。

饲养管理

    1.施肥5月20日前后施基肥1次,以保证鱼种投放时有足够的下塘饵料,每亩施粪肥150千克左右,其中100千克左右均匀撒人沟底,其余施在稻田。鲶鱼贪食,消化能力强,生长速度比常规鱼快4—6倍。因此,随着鱼体生长及吃食能力的增强,则以投饵为主.不再追肥。到养殖后期,一般在9月中旬施1次鸡粪,亩施300千克左右,堆放在四周沟角处,以培育水蚯蚓、摇蚊幼虫等底栖动物,供鱼食用。    2.投饵坚持“定点、定量、定时、定质”的原则,蛋白质含量应在25%以上。鱼下田2天后,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12%,投喂量应视天气、水质、鱼的摄食情况有所增减,以每次4小时食完为度。刚下水的鲶鱼苗投饵时应把握量少次多的原则,每次以投饵后半小时吃完为准。初期可投喂些小鱼、小虾、蚯蚓、蝇蛆及剁碎的蚌肉和动物内脏。随着鱼体的增大,中后期可适当增喂豆饼、米糖、麸皮、糟渣、瓜皮(尤其是西瓜皮)等植物性饲料,其中豆饼、麸皮、糟渣等最好做成面团状投喂。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每个食台上方约0.3米处安装一盏40瓦的黑光灯用以诱集昆虫,作为鲶鱼动物性饵料的另一个来源。夏季是鱼的生长旺季,要加大投饵量,日投量为鱼体重的20%—30%,投喂时一定要把饲料放在食台上,并注意随时消除残饵,保持水质干净。    3.鲶鱼虽耐低氧,但良好的水质能增加鲶鱼的食欲,促进其生长。固此每隔7~10天换水1次,并且随着禾苗的生长,应不断加高稻田水位。

病害防治

    据测定,鱼能吃掉稻田中50%以上的害虫,从而大大降低水稻虫害、病害发生的概率,如稻田虫口密度过大时,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性农药防治,既可有效地防治稻田病虫害,又可避免鱼类遭受其危害。    l.鱼种放养前,应用2%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    2.鲶鱼养殖期间,每半月亩用漂白粉0.75一1.0千克或生石灰12.5~15千克配成溶液全池泼洒。    3.在水稻发病施药时,应保持稻田较高水位,严格控制药量,喷药机喷头要斜对稻株,以减少药剂落入水中,减轻农药对鱼类的毒害。    (五)收获    当水温降至10℃时革胡子鲶就会发生死亡现象,同时为了鱼类能均衡上市,因此在9月底必须把达到商品规格的鱼类陆续捕捞上市。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