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水产养殖 >
热门搜索: 养殖  家禽  生态养殖  牛羊养殖  养殖猪

斑节对虾“南海1号”养殖技术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6-09-14   
   特征特性:     “南海1号”斑节对虾生长速度快,比普通斑节对虾体长平均增长4.5%~7.9%,体重平均增长11.5%~25.2%。连续5年的推广应用结果显示,“南海1号”在生长速度快这一优良性状稳定,体重生长速度比未选育斑节对虾快20%以上,同时对虾个体规格整齐度好,体重和体长变异系数要比未选育斑节对虾低。

    此外,在养殖过程中“南海1号”总体发病率较低,养殖成活率比普通斑节对虾平均提高10%以上。南海水产研究所专家认为,“南海1号”适合于我国沿海半咸淡水或海水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养殖,其中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可养殖两茬以上,而福建至辽宁各省沿海地区可以养殖一茬,由于其是热带亚热带虾种,养殖适宜生长水温在25℃以上。

    技术要点:

    (一)养殖技术要点

    1.养殖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养殖池清污整池及消毒处理

    养殖池在使用前要清污、冲洗刷和消毒。在冲洗干净后,在使用前还需进行严格的消毒,以杀灭细菌等有害生物。一般用合乎规定的漂白粉溶液洗刷池壁及池底,数小时或1天后再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后备用。

    ①洗刷与消毒:水泥池经过养虾后要使用每立方米70克~100克的漂白粉、高锰酸钾(每立方米5克~10克)来洗刷池子,以杀灭细菌与氧化清除附壁的有机质。

    ②过滤与消毒水体:进水用150目的筛绢网袋过滤至50公斤~70公分。使用每立方米0.6克~0.8克的鱼虾卫安杀灭细菌并氧化分解水中无法过滤的藻毒、菌毒等毒素,避免其对虾苗毒害造成肝病变造成虾苗大小不匀。

    ③打底:水体总硬度偏低(水软)是多年老养殖区域的难保水的主要原因。因为代表总硬度指标之一的镁离子是藻类生长非常重要而关键的元素。因此养殖多年的老塘除了用石灰毒塘外,培水之前其实还应该先适当使用含钙镁的矿物产品白云石粉或碳酸钙(每亩25公斤)打底。这样可提高水体总硬度、总碱度,络合水中重金属离子,有利于稳水,这步骤既可提高底土的矿物质,又能提高水体的总硬度、总碱度。

    ④定菌选藻:水体经过消毒后已成为“死水”即水中没有细菌以及生物酶、维生素等活性营养,必须使用益生健每立方米1克~2克和每立方米活菌王6克来恢复水体菌相与补充活性营养,以有益菌相促使有益藻类生长。

    定菌选藻后2天~3天即可放养虾苗。水泥池养虾基本不用特意培藻,前期投喂虾片、开口料(苗宝)等饲料即可降低水体透明度或用黑霸每立方米3克泼洒降解水体透明度。

    (2)纳水及繁殖基础浮游单细胞藻类、有益细菌群落及微型饵料生物

    养殖池消毒结束,可开始进经过滤、杀菌处理干净海水0.8米~1.0米深,如有条件可接种已培育的微型生物饵料、微藻(绿藻和硅藻)及有益细菌,调节养殖池水色为微绿、微黄或淡黄褐色。主要措施是施用少量肥料、有益微生物制剂,繁殖优良单细胞藻类及有益细菌,小型底栖生物。培水期间可加入有益细菌,每亩适用量依据菌种、菌液中的含菌量而定。

    2.选苗与合理投苗

    健康的虾苗是养好虾的关键,优质“南海1号”斑节对虾应以体表清洁有光泽、大小均匀、腹部肌肉肥硕、逆水性强、触须并拢、尾扇分开、附肢无黏附杂物、不携带WSSV、IHHV等病毒为指标。

    在投放虾苗前应将养殖水体环境的温度、盐度、pH值调好。“南海1号”斑节对虾适合在水深1米以上的保水性好的水池养殖,放苗前可通过施肥培育绿藻、硅藻等单胞藻类,水色以黄绿色、黄褐色、绿色,透明度在40厘米~60厘米左右,放苗水温应在22℃以上,盐度为10以上,池水pH值在7.8~8.6之间。此外,如果养殖池盐度低于20时,应该逐步调节育苗池或中间培育池盐度,使虾苗驯化适应,通常24小时内逐渐过渡的盐度差不应超过3~5。

    在投放密度方面,应该严格控制放苗数量。体长1.0厘米~1.2厘米规格的虾苗,集约化养殖池塘建议投放密度每亩30000尾~40000尾,普通土池建议投放密度每亩20000尾~25000尾,鱼虾蟹混养建议投放密度每亩5000尾~15000尾。

    投苗前,养殖池连续曝气,前用有机酸+二钠+腐植酸解毒后,进行投苗。

    3.科学喂养

    养殖“南海1号”斑节对虾,应选择颗粒均匀,大小与虾的摄食能力相符,水中软化快,稳定性强,不易溃散,腥香味浓郁,适口性好的饲料。优质营养配方不仅可促使虾的生长速度快,蜕壳正常齐整,蜕壳后复原迅速,还能达到虾体肥满结实,体色好,抗病力强的效果。

    投喂饲料时宜全池均匀投撒,少喂多餐,每天投喂3餐~4餐,以投饲料后1小时~1.5小时食完,虾基本吃饱为度。注意不要过量投料,以免既加大饲料成本,又加速虾池污染,危害斑节对虾的健康生长。

    养殖过程中坚持使用有益菌(芽孢杆菌、乳酸菌)伴料饲喂对虾,5天~7天定期使用营养免疫增强剂(多糖、虾用多维、中草药等)伴料饲喂对虾。

    4.科学管理

    建立“测水+调水+免疫增强剂+生物防控”健康养殖技术体系,集成现有水处理、病害检测、对虾养殖技术、物联网技术,建立斑节对虾“南海1号”健康养殖技术体系。

    (1)测水监测养殖全过程的pH、亚硝酸盐、氨氮、COD等。

    (2)调水包括养殖水体藻相调节技术、有益菌和微生物调控水技术、有限水交换及理化辅助调控技术。

    前期培水:芽孢定期投放,7天1次;乳酸菌以平时拌料加入;水清,芽孢+氨基酸;水浓,光合细菌或乳酸菌+红糖。

    日常换水:投苗7天内不加不排;7天后加水,每天5公分,加至1.3米为限;10天后排污,根据不同养殖密度和池塘条件,投料前排污,晚上9点再排,每天2次~4次。

    中后期调水:芽孢定期投放,3天至7天1次;氧化剂改底,以过碳酸钠或过硫酸氢钾为主;光合细菌或乳酸菌控藻;中后期(50天后)视水质情况控制换水,常规换水量10厘米~20厘米。

    矿物补充:沸石粉,小苏打,维持总碱>100以上;初一,十五前后,每7天1次补钙(镁)。

    (3)营养免疫增强剂应用微生物制剂、中草药、多糖、虾青素、虾用多维、Vc等定期伴喂饲料。

    (4)生物防控技术不同鱼种的放养规格、数量及投放时间对养殖病害预防控制的效果。当斑节对虾苗种体长达到3厘米~5厘米时,可投放杂食性鱼类金钱鱼、鲻鱼、蓝子鱼(每尾25克~100克,每亩10尾~20尾)以防控青苔等大型藻类的生长。当斑节对虾苗种体长达到5厘米~6厘米时,可投放肉食性鱼类投放石斑鱼(每尾50克~75克,每亩5尾~10尾;或黄鳍棘鲷每尾50克~75克,每亩10尾~20尾)。

    (二)养殖模式

    1.大水面围垦池塘或鱼塭养殖模式:广东珠海,台山,阳江,汕尾等地方传统养殖斑节对虾模式,养殖池面积50亩~300亩,大的鱼塭面积有几千亩,放养斑节对虾苗“南海1号”,分3次~5次分批投苗,每亩每次放苗0.3万~0.5万左右,有些混养鲻鱼,黄鳍棘鲷,卵形鲳鲹等鱼类和青蟹等品种,产量每亩50斤~200斤。

    2.土池半精养(混养)模式:为珠三角及南方沿海各省斑节对虾养殖区主要养殖模式,放养斑节对虾苗“南海1号”,每亩放苗1万~2万左右,有些混养鲻鱼,黄鳍棘鲷,卵形鲳鲹等鱼类和青蟹等品种,养殖池面积6亩~20亩左右,产量每亩每亩300斤~500斤。

    3.土池精养模式:珠三角及南方沿海各省斑节对虾养殖区少部分人采用的养殖模式,通常具有较好的养殖技术人员所喜欢,放养斑节对虾苗“南海1号”,每亩放苗3万~4万左右,养殖池面积3亩~6亩左右,平均亩产量每亩500斤~800斤,高产的可达到1200斤左右。

    4.高位池精养模式:利用地膜或水泥护坡高位池,利用具备底增氧,水车射流等增氧和排换水条件好的高位池塘,放养斑节对虾苗“南海1号”,每亩放苗6万~10万左右,养殖池面积3亩~6亩左右,平均亩产量每亩800斤~1200斤,高产的可达到2000斤~3000斤左右。

    适宜区域:

    最适合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养殖,较适宜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对虾海水养殖区养殖,尤其适合半咸淡水或海水淡水资源丰富的对虾养殖区。

上一篇:龟直肠阻塞怎么治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