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猪养殖 >
热门搜索:

猪密螺旋体痢疾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9-08-07   

疾病名称  猪密螺旋体痢疾

别名  猪血痢 检疫分类  外检(进境二类),内检(三类)

发病历史  SD在下列国家(地区)发生: 美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巴西、哥伦比亚、阿根廷、特立民达和多巴哥。 欧洲:比利时、保加利亚、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荷兰、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苏联、西班牙、瑞典、英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 非洲:摩洛哥、肯尼亚、赞比亚、几内亚、津巴布韦、尼日利亚、南非、坦桑尼亚。 亚洲:老挝、南朝鲜、马来西亚、日本、中国、中国台湾、泰国。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由于SD病猪死亡、生长率降低和治疗费用而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根据Ly son(1983)计算,为了控制SD在饲料中添加的药物,每头猪化费2.60-2.80美元。Wood等(1988)指出,SD猪群的饲料消耗,每头上市猪要多化费12.60美元,同时每头猪还要多化费药费2.40美元。在美国估计每年由于S D而损失6400万美元。

病源  猪痢疾密螺旋体(Th)

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最常发生于体重15-70kg的猪只,奶猪和成年猪较少发生。大多是由于引进猪只后,经2-3周开始发病。主要由于直接或间接吃入病猪或带菌猪的粪便而感染。疾病呈缓慢持续性流行,最初一部分猪发病,然后同群猪相间发生。品种间的易感性无甚差别。断奶猪自然感染的发病率接近90%,死亡率取决于药物治疗效果。 大群病猪经过治疗症状消失后,隔3-4周可复发。临床康复猪常成为带菌猪,成为下次流行的传染源。由于不易检查和杜绝带菌猪,因而疾病一旦传入,即使应用药物治疗也很难加以彻底消灭。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似在夏末和秋天多发。饲料变换、运输、阉割、拥挤和寒冷等可促使疾病发生。 从有SD农场捕到的田鼠中,可分离得Sh。Sh在稀释病猪粪中,于5℃可存活61天,25℃可存活7天。大多数SD的流行由于引进带菌猪,但不引进猪的猪群也有发病。

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2天至3个月左右,自然感染在接触病后10-14天内发病,人工感染大多为3-10天。症状为排稀粪(带粘液和血液),其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病程不同,一般持续5-10天。病猪偶尔可为超急性感染,很少或未见下痢而在几小时内死亡。多数病猪先拉黄至灰色软粪,厌食。部分病猪体温可升高至40-40.6℃。经几小时或几天后,粪便中常有血斑或大量粘液。当疾病进一步发展,粪便呈粥样或水样,内含血液、粘液和粘膜。病猪弓背,后部常被粪便沾污。病程一长,病猪脱水、渴欲增加、衰弱、共济失调和消瘦。 大多数病猪的症状基本相同,依据病程长短大致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慢性病猪的粪便混有黑色血液,即使不死,也妨碍生长。死亡原因除急性死亡之外,大多由于脱水和营养失调而死亡。 奶猪的感受性较低,病情较轻,粪便内血液和粘液也较少。

致病原因  SD发生与大肠内Sh和其它协同微生物的增殖有关。在典型病变的上层细胞和固有层能见到Sh,但未能证明病变的产生主要由于Sh入侵。组织破坏的机理尚未阐明,但可能与Sh的二种毒素有关。溶血素对一些组织的细胞培养和原代细胞有毒性,也可损害猪结扎结肠段的上皮细胞。LPS有内毒素特性,可能对大肠上皮细胞有直接影响。 Sh的入侵不超过大肠固有层,暗示SD所有的发病机理可直接由肠病变引起。由肠炎引起液体和电解质的不平衡,导致典型SD的主要全身反应。最急性死亡的机理还不清楚,可能由内毒素引起。 Argenzio等(1980,1981)研究了SD的病理生理,腹泻并非由于粘膜渗透性增加和组织液体静压增加,致使蛋白质及细胞外液从血液漏出至肠腔,而是由于上皮细胞从肠腔输送钠反氯至血液的机能衰退,导致结肠吸收不良。其研究强有力地说明,由发炎粘膜释放的肠毒素和(或)前列腺素与腹泻发生无关。因此,SD的发病机理与由肠毒性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不同。 死猪消瘦,毛粗松而沾有粪便、显著脱水。本病病理特点为病变局限于大肠,在回首连接处界限清晰。急性期肠壁水肿性肥厚,充满显著。由于粘膜明显水肿,致使结肠失去典型的皱状。粘膜面呈暗红色,上覆含有血斑的粘液。肠内溶物柔软至水样不等。急性期过后,肠壁水肿减少,但粘膜病变更为严重,纤维素性渗出的增加,可形成含血液的纤维素性假膜。大肠病变的分布范围不同,有的整个,有的仅节段。但至疾病后期,病变常很广泛。 早期由于血管充血和体液外渗而使粘膜和粘膜下组织肥厚,杯状细胞增生,腺窝基部上皮细胞变长和染色过深。在固有层可见白,细胞增数。粘膜的成批上皮细包与固有层分离,致使毛细血管暴露而形成出血灶。晚期变化在腺窝内各聚大量纤维素、粘液和细胞残屑,常有广泛的粘膜浅表坏死。病变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深层组织保持相对完整性。在腺窝内有数量不一的Sh样微生物,多者密集呈网状。

检疫方法  (一)病原学诊断 1.直接镜检 本病的诊断主要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下痢相区别,因而除参考病史、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之外,还应根据在大肠病变粘膜内能检到多量Sh样微生物为准。方法为将一段有病变的结肠,轻轻刮去粘膜上的粪屑,再刮取一小块粘膜置于载玻片上,与1滴生理盐水混和,覆上盖玻片,用相差或暗视野显微镜在400-1 000倍视野下观察。正常猪偶尔可见少量Sh样微生物,如每视野中见到3-5个以上,则可作为诊断参考标准。以上方法同样适用于粪便或直肠拭子检查。也可将结肠粘膜或粪便作成涂片,自然干燥,火焰固定,用革兰氏染色第一液染色3-5min后镜检。在直接检查中无法区分Si,但切勿与正常猪粪中大量出现的紧卷曲小螺旋体混淆。 2.分离培养 3.致病性测定 (二)血清学诊断 (三)类症鉴别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