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态养殖 >
热门搜索:

斑点叉尾鮰混养鲫鱼,总亩产近万斤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21-04-09   
 
其中叉尾鮰亩产量达8000斤左右,鲫鱼和其它鱼约800斤

■达人档案

养殖达人:朱运国

养殖地点:广东三水

养殖品种:叉尾鮰

养殖秘籍:防为主勤调水,舍投入重管理


  记者 李航

  2012年跟哥哥来广东养鱼的朱运国,眨眼间进入水产业已有4年,虽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勤学习、擅思考的他现在谈起技术已头头是道。拜过师傅,参加过不少行业交流会的他坦言,水产虽然门槛低,看着简单但其实“道道”很多。

  2015年开始,觉得精养风险太大的他,一边缩小养殖规模方便管理,一边选择了叉尾鮰和鲫鱼为主的混养模式来降风险提效益。在改变养殖模式和细心管理下,2015年下半年开始,他的基地产量大幅提高,亩产预计可达万斤左右。

稳中求效益

  虽没有专业基础,但朱运国总能找到各种渠道学习水产知识,除了购买专业书籍认识基本理论,一有机会他还向别人取经。“每个地方的养殖条件不一样,书上的东西也不能照搬”,边干边思考的朱运国,对养殖越来越有自己的见解。

  日常管理中,朱运国也不忘从实践中提升实操经验。“投料、拉鱼、调水我都干”,虽然基地也聘有工人,但他很多时候还是会亲力亲为。“作为场长要什么都懂,要不指挥错了怎么办?”

  随着塘租和人工成本的提升,朱运国深知通过提高密度和选对品种,但以往的经验告诉他,先把鱼养出来才是硬道理,所以,他的观点是病害一定要以防为主。如果等鱼发病再采取措施,肯定会有所损失,而且还延误养殖时间,“5-9月气温最高,易发病,但处理好也是长速最快的阶段”。根据经验,烂身、肠炎等是叉尾鮰最常见的病害,平时都会定期加芽孢杆菌、乳酸菌等调水,适当辅以内服一些营养保健类药。调水时,要遵循“勤用,但每次少用”的原则。

  “很多人都觉得养叉尾鮰很容易,但其实一点都不简单”,目前,他在三水乐平镇60亩左右的基地里,选了其中2口共20亩左右的鱼塘,以叉尾鮰和鲫鱼为主,搭配大头、白鲢、鲮鱼等进行混养,其余则是鲫鱼和其它品种混养。选择叉尾鮰和鲫鱼这一少有的混养方式,是朱运国在前两年叉尾鮰行情低,而自身精养鲫鱼也不是很成功后,干脆把这两种原有鱼混着养,这样风险能降低,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

  目前,朱运国的2口养叉尾鮰为主的鱼塘里,小苗经标粗后,按每亩叉尾鮰7000-8000尾,鲫鱼1600尾,再搭配少量的大头、白鲢、鲮鱼进行混养。待叉尾鮰达1.2斤/尾,鲫鱼6两左右规格时,分批起捕,如此能定期回收资金的同时,达到最大程度利用水体空间目的。

  除去2015年底已经出的4万斤叉尾鮰,2016年朱运国的鱼塘又陆续出了6万斤够规格的叉尾鮰,“现在塘里剩下大约6万斤,到卖时候10万斤没问题”,如此算下来,他的20亩叉尾鮰养殖塘,能出16万斤左右叉尾鮰,单品种的鱼亩产量就达8000斤左右,加上每年800斤左右的鲫鱼和其它鱼,亩产量近万斤。

外有活力内保健康

  考虑到是老塘,底质较差,所以除了要勤调水,也要保证溶氧,防止氨氮过高。在硬件配套上,他毫不含糊,其中一口15亩的塘,平时除了配备6-7台增氧机,还增加2组底部增氧机组,共40个增氧盘。

  “溶氧不够,鱼吃料不积极,还容易发病”。除了在硬件上舍得投入,在投入品如饲料的选择上更讲究。“饲料占70%左右养殖成本,选料得讲究”,他懂得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给厂家多少钱,厂家才会用多少钱来做产品”,所以在饲料上,朱运国更愿意选择高端料。他认为,高端的饲料价格高,厂家能有空间去采购更好的原料,配套更多的服务,能创造更高的收益。

  跟很多养殖户一样,朱运国现在也是用罗非鱼膨化料来喂叉尾鮰,今年4月,他选择了比一般膨化料贵500元/吨的高端料,经过样品和泡料对比,朱运国决定从大塘过小塘后,在养叉尾鮰的塘先试用,“用了这个料,鱼抢食明显凶了”。

  外在的长速和活力提升,起初并没有让朱运国完全放心,内在的健康,他同样看重,还特意采样解剖,看到鱼的肠道粗壮、肝脏健康后,更肯定了高端料的效果。经过2个月左右的投喂,饵料系数约1.4,且每月能出3次鱼,出鱼频率和产量都比之前有所提升。虽然投喂的是高价料,但实际效果说明,饲料成本反而更低,效益更好。

经过4年摸索,朱运国对养殖已经轻车熟路。  

火币网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