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村养殖 >
热门搜索:

冬季养殖池塘管理措施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22-02-15   


      1、起捕成鱼:进入冬季,大部分鱼达到了起捕规格。这时养鱼户要注意做好网具修补、运输工具检修、市场销售情况调查等方面的准备工作,鱼类要适时起捕,抓紧时间上市销售。

      2、清淤修塘:对淤泥过厚的池塘先排干池水,进行人工或机械清淤,保留10㎝左右厚的淤泥,再冻晒池塘,这样既可以杀灭淤泥中的病原体和野杂鱼类,又能够促进池塘底质的改良。同时要铲除杂草,捶打结实池壁,堵死所有的漏洞、加固塘埂。

      3、池塘消毒:修整、改造好的池塘要用药物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消毒要选择在晴天进行,方法有干塘法和带水法两种。干塘法:每亩用生石灰60~75㎏,池中保留8~10㎝积水;带水法:每亩水深50㎝左右,用生石灰100~125㎏,把生石灰化浆后全塘均匀泼洒。消毒后一般7~10天可放鱼种。

      4、并塘越冬:为了便于冬季的日常管理,对常规鱼类苗种要进行并塘。鱼种并塘一般选择水温在8~10℃时进行。在并塘前要对鱼种拉网锻练1~2次,拉网动作要轻,避免鱼类受伤,防止鱼种下塘后感染各种体表病菌。一般情况下,每亩水面可放养规格在10~12㎝的鱼种2万~3万尾。由于冬季鱼类存塘的密度较大,要特别注意避免因鱼池缺氧而造成死鱼现象。

      5、放养鱼种:常言有“腊水放养,鱼种猛长”的说法,冬至到春节前后上,或水温在8~10℃左右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冬季放养鱼种,一般选择鳞片排列较紧的鱼类,鳞片排列较松的鱼类(如鳊鱼)和无鳞鱼类(如黄鳝)应该选择秋放、春放或“一次放足、原池培育”的放养方式。放养的鱼种规格要整齐、宜大不宜小,体长在20㎝左右,要求鳞片、鳍条完整,游动活泼,无病无伤,这样的鱼种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鱼种搭配要合理,放养密度就适当,鱼种搭配品种、比例和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水体环境和养殖模式而定。鱼种下塘时要用10﹪的食盐水溶液浸洗5~10分钟或8﹪的硫酸铜浸洗鱼种20~30分钟,以杀灭鱼体表面病原菌。

      6、冰封期的管理:应注意做好防止鱼塘缺氧工作,有效措施主要有:①破冰充氧。水面被冰封后,要在每天早上和晚上砸开冰面,一般每亩水面要砸开5~6平方米大的冰眼,同时要把砸碎的冰块捞出,以免再次迅速结冰。②扫除积雪。要及时扫除鱼塘冰面的积雪,使阳光照射在鱼塘水中,保证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正常进行。③加换新水。在鱼越冬期间除保持高水位增氧保温外,还应定期注入新水,改善鱼的环境,增加溶氧。④循环水增氧。当越冬暂养池严重缺氧而又缺少水源时,可采取循环增氧法来增加水体中的溶氧。必须及时测定池水温度,当水温降至2℃时应立即停止循环水增氧。

      7、病害防治:冬季鱼类易患水霉病,竖鳞病,病害的发生多因鱼体机械创伤或水质差等原因造成。若发现鱼感染了这两种病,可分别用水霉净、二氧化氯等全池遍洒,连用2~3天,同时及时加注新水。

      8、机械维修:冬季要对养殖机械进行保养,除锈、上漆、上油,更换老化线路。

      9、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注意观察池塘水色及鱼类活动情况的变化,并做好记录。重点是做好池塘水质的管理,一是注意保持池塘合适的水位,要及时补注新水,提高水位,使鱼池水位保持在2米左右,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二是定期调节水质。定期加注新水,并适当排放老水。要经常监测水质指标的变化。每隔10天左右测定一次水体的溶氧量。当溶氧量降低时应及时采取增氧措施增氧。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