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村养殖 >
热门搜索:

针灸治猪病方法有哪些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8-03-26   

针灸治猪病方法有哪些?包括猪针灸水针疗法、猪针灸血针疗法、猪针灸白针疗法。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操作方法:

猪针灸水针疗法 猪水针疗法又称穴位注射疗法,是采用某些适于肌肉注射的药液直接注入穴位或痛点的疗法。这是一种中西兽医结合的疗法,它把针刺穴位和药物作用结合起来,以调整机体的机能和改变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用于水针的工具为普通注射针头和注射器。一般白针穴位都可进行水针治疗。临床可根据不同疾病选择适宜的穴位,如前肢疾患选抢风穴,后肢疾患选大胯、小胯穴,眼病选太阳穴,消化道病选后海(交巢)、脾俞穴,呼吸道病选苏气、肺俞穴,全身疾患选大椎、百会穴等。每次取穴不宜过多,通常只注射1-3个穴点。针对不同疾病,选用一种适治该病症而又宜于肌肉注射的中西药液。一般用量为普通肌肉注射的1/5 -1/3,一个穴点1次注入3-5ml为宜。水针疗法可广泛应用。兽医临床上多用此法治疗外伤跛行、风湿症、神经麻痹、后躯瘫痪、便秘、泄泻、胎衣不下、脱肛、脱宫、眼病等。并有用生物药品进行穴位注射可提高免疫或治疗效果的报道。

猪针灸血针疗法血针疗法又称红针、刺血或放痧疗法,是用小宽针、三棱针或痧刀在血管上的穴位或皮肤浅表的静脉上刺之出血以防治疾病的疗法。小宽针刺血,一般情况下针刃应与血管的走向平行,以防止切断血管。血针穴位一般比较浅表,入针0.5cm左右即可出血。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热性病症、肿痛性病症、中毒病症及膘肥体壮者可多放些,如猪1次多个穴放血总量达100ml左右也不算多,反之则应少放些。针刺出血后,一般可自行止血,或在达到适当的出血量时压迫止血。猪常用作刺血的穴位有:耳尖、人中、鼻中、尾尖、尾本、涌(泉)滴(水)等。此外,还有“肚斑痧”(又称八络穴,位于腹下乳头外侧皮下的胸外静脉分支上,左右侧各刺4针,共8针)、腋夹穴(腋窝臂部的脉管上,左右前肢腋下各1穴,共2穴)、吊筋穴(前肢腕关节内侧方的脉管上,左右前肢腕内各1穴,共2穴)。由于各地的习惯而有不同的选穴配方,其穴组取名也不同,如“九路针”(腋夹2针、吊筋2针、涌泉2针、滴水2针、尾本1针,共刺9针)、“四海、五湖、八络”(“四海”即涌泉、滴水共4穴点,“五湖”即“四海”加尾尖穴,“八络”即肚斑痧8针)等。血针具有保健促膘、泄热开窍、止痛解痹、消黄散肿泻毒等功能,常用于热性疾病,如用于治疗猪的感冒、中暑、中毒等病症。对某些体弱膘瘦肚大的“僵猪”,挑刺八络等穴位后还有促长增膘的效果。

猪针灸白针疗法1.白针疗法应用圆利针(毫针)或小宽针在穴位上刺入一定深度,并施行行针、留针等手法,使患畜出现针感(“得气”),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叫做白针疗法。因该疗法所刺穴位一般在肌肉较丰满处、背脊椎骨之间、关节骨隙等处,没有粗密血管分布,扎下去不能见血,与针刺血管走向处穴位的红针(血针)疗法相区别,故称白针。针刺角度根据不同穴位确定,分为三种:直刺(呈90。角)、斜刺(呈30- 45度角)和平刺(呈15--25度角)。针刺深度以畜体大小而定,太浅不能产生针感反应,难于获得疗效,太深又怕刺伤患畜。如刺背脊上的穴位,要避免刺伤脊髓;刺胸腹侧穴位时,要谨防刺伤内脏。针感反应依靠准确刺穴和行针手法(如捻转提插等)获得,可通过观察动物是否出现拱腰、翘尾、局部肌肉收缩和皮肤颤动等现象来确定。只有出现了针感反应,才能产生疗效。白针疗法常用于消化系统病证、肌肉闪伤、扭挫、外周神经麻痹、母畜不孕症及点刺黄肿使黄水或毒液外流等。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