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村养殖 >
热门搜索:

猪的坏死杆菌如何防治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8-03-01   
 

 

猪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组织坏死。多见于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甚至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1)猪的坏死杆菌症状

潜伏期从数小时至1-2周,一般1-3日。1)坏死性皮炎:仔猪和架子猪常见。多发生于颈部、体侧和臀部的皮肤,也有在耳根、尾、乳房和四肢等处发生坏死。以体表皮肤及皮下发生坏死和溃疡为特征。2)坏死性口炎:口腔黏膜红肿,在齿龈、舌、上腭、唇黏膜、颊及咽等处,可见有灰白色或灰揭色粗糙、污秽的伪膜,伪膜下为溃疡面。3)坏死性鼻炎:主要发生于仔猪和架子猪。鼻黏膜出现溃疡,溃疡面逐渐增大,并形成黄白色的伪膜。坏死病变有时波及至鼻甲软骨、鼻和面骨,严重的蔓延至副鼻窦、气管和肺组织。病猪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流脓性鼻涕和腹泻。应与萎缩性鼻炎相区别。4)坏死性肠炎:常与猪瘟、副伤寒等病并发或继发。表现消瘦、严重的腹泻、粪便中带有血液或脓汁、肠黏膜坏死碎片并伴恶臭。

(2)猪的坏死杆菌病理变化

死于坏死杆菌病的动物,除具有原发性坏死性炎灶外,一般内脏器官也有蔓延性或转移性的坏死灶。最常见的是肺脏的转移灶。肺脏的病灶眼观多为圆球形,质硬,周围有红色反应炎性带环绕,病程迁移者外围有结缔组织性包囊,切面见病灶中心为黄褐色坏死灶,切面干燥。(3)猪的坏死杆菌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坏死组织的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本病的发生与诱因有密切关系,各种病型的外部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可作为诊断的依据,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4)猪的坏死杆菌防治

1)预防原则:加强饲养管理,经常保持猪舍、运动场及用 具的清洁与干燥。避免咬伤和其他外伤,发生外伤应及时处理。并隔离和治疗病畜,对污染场地、用具等进行消毒。2)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配合全身疗法。坏死性皮炎应先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用1%高锰酸钾渣或3%过氧化氢液冲洗,然后用1:4的福尔马林松榴油合剂、抗生素软膏、高锰酸钾一木炭粉(等量)、5%碘酊、磺胺、大黄一石灰粉(大黄l份煮沸10分钟,掺人2份陈石灰,搅匀炒干,除去大黄,研成细末)等进行涂布。坏死性口炎应先去除伪膜,用i%高锰酸钾液冲洗,再涂以碘甘油或氯霉索,每天二次至痊愈。或用硫酸铜轻擦患处至出血为止。隔日一次,连用3次。也可用苛性钠棒腐蚀病灶周围组织,其中坏死组织在苛性钠棒的作用下很快出现溶解,用棉球清除坏死组织后,再次用苛性钠棒刺激周围组织,一般一次即可治愈。全身治疗可防止继发感染和控制病情,可注射土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等。必要时,施以强心、解毒、补液等措施。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