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村养殖 >
热门搜索: 养殖  家禽  生态养殖  牛羊养殖  养殖猪

乳仔猪营养生理及其营养调控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6-09-19   

  生猪生产效率的高低与乳仔猪健康水平和营养关系密切,因此应该关注并且了解新生仔猪的生理及其发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其对猪场后期养殖极其重要。从经济角度出发,当猪生长到体重60 kg时,其消耗的饲料大概占整个出栏阶段(至90 kg)的60 %。因此,抓住了这一阶段,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应。

  1 仔猪主要的生理特点

  新生仔猪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离开母体后,新生仔猪的消化道发育不完全,相对滞后;其次,不耐低温;第三,免疫功能不完善;第四,生长速度快。因此,这对生猪的养殖造成了困难。

  无论从结构还是功能上来说,新生仔猪的消化系统都不健全,胃容积、肠道绒毛隐窝发育、体重等方面的数据都没有达到适应外界环境和固体饲料的要求。其次,新生仔猪对于温度的调节功能也未健全。在出生后的几日内,需要有辅助的保温措施,否则在自然状况下,死亡率将会提升。该温度调节器在出生后一周内,依据环境温度调节仔猪体温的频率较高,因此猪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密切注意新生仔猪出生后一周内的保温。第三,缺乏先天的免疫力。新生仔猪在出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免疫力较为低下,因为其自身的主动免疫系统尚未构建,出生后头2 d新生仔猪主要还是依靠母体提供的被动免疫,即通过初乳、常乳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在这段期间内,新生仔猪可以依靠这些“外援”来抵抗外界的免疫应激,但最终还是需要依靠自身来抵御疾病的侵袭。如何有效地帮助其尽快建立主动免疫程序,应当采取积极的技术措施,仔猪通过消耗体能和营养来建立主动免疫的过程将会缩短,从而提高后期的生长速度。第四,新生仔猪生长、增重非常迅速,出生后第3天肠道比初生时的肠道将近翻了一倍。到第7天时,又在第3天的基础上翻倍。在体重上,第7天大概比初生体重上涨了15 %。

  2 乳仔猪生长发育的阶段性特点

  研究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对于如今的健康养殖相当重要,因为当今养猪的安全和用药问题,归根究底应注意乳仔猪出生后对其免疫能力的培养、环境的控制,这样在后期对于药物的使用很多可以避免。在仔猪新生的短期阶段内,其对环境的应激非常敏感,这时胃肠道的发育将成为关键点,因为除了体温调节和免疫功能外,新生仔猪对外界接触最为频繁的地方是消化道,因为出生前仔猪处于母体的封闭环境内,不存在依靠异种蛋白或者自身消化获得养分的可能性。所以及时关注仔猪的肠道健康和胃肠道消化规律,对后期的养殖特别有利。所以在新生期的半个月内(初生~2周龄),肠道的健康决定了仔猪的存活率及后期生长速度,在这一阶段中,仔猪的小肠发育速度也非常迅速,胃肠道系统的构建也非常迅速。

  2.1 从整体上看仔猪的免疫功能

  可以发现,新生仔猪出生后的变化相当明显,免疫球蛋白在刚出生后会下降,然后再慢慢回升,表明其通过最开始的被动免疫慢慢转变为自身免疫。刚刚出生时,仔猪的肠道较为开放,依靠母乳可以直接获得被动免疫,但慢慢需要转变为自身免疫,所以免疫有一个下降过程。事实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这两大系统都从仔猪出生后逐步构建,在构建过程中,小肠的作用至关重要。一般人们都将肠道理解为消化器官,实际上,肠道在整个免疫系统的构建中属于重要器官。当仔猪接触外界食物后,肠道将作为第一道免疫屏障。肠道系统的黏膜表面非常巨大,将仔猪的肠道微绒毛完全展开后,一头仔猪的肠道表面积超过20 m2,主要功能是保证肠道能够充分吸收营养,并且它可以有效抵抗外来病菌、抗原等对机体造成干扰或破坏的因素。但是,目前对黏膜免疫系统同营养的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还不完全,分子生物学有类似研究,但都较为零散,仅仅只包含一个分子或者细胞通路,不能说明其整体机制。个人建议,学术界和企业界可以联手在这方面开展工作,这对减少药物使用、确保健康养殖至关重要。

  2.2 肠道绒毛的生理周期

  肠道绒毛的细胞并非一成不变,细胞从绒毛基部慢慢向上迁移存在一个生理周期,一般7 d后细胞将会脱落。隐窝部分的绒毛基部细胞分泌酶和黏液等,为肠道提供以免疫为主体的功能。但随着细胞向上迁移,会变为以吸收为主体功能的柱状细胞,迁移到绒毛顶端后即会脱落。这一周期,决定了肠道功能的健康程度,周期过快,容易造成肠毛损伤。如果猪每天摄入20 g蛋白质,那么因为黏液和细胞,可能从肠道中流失1/3。所以,如果积极保护胃肠道,可以有效减少蛋白质的流失。

  2.3 仔猪的胃肠道发育系统可分为三个阶段

  产前阶段、新生阶段和断奶后阶段。产前阶段(妊娠期)主要以胃肠道内腔细微发育为主;新生阶段主要是上皮细胞快速更新,与哺乳密切相关;断奶后阶段与消化系统对固体日粮的适应性关系密切。

上一篇:养猪应关注的“7天”与“17天”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