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家禽养殖 >
热门搜索:

冬季雏鸡保育技术要点

养殖知识网     发布时间:2019-09-30   

 1. 育雏舍及育雏用具的准备

进雏前1周,应对保温、供水等设备进行调试,检查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将育雏舍彻底打扫干净,对屋顶、墙体、地板进行检修,地面可用2%~3%火碱水或过氧乙酸喷洒消毒,使用过的育雏舍还要用10%的石灰乳粉刷舍内墙壁,尽量减免病原微生物的残留。将饲槽、饮水器、育雏笼等洗刷干净,用3%来苏尔水等消毒剂消毒后摆放整齐。将禽舍门窗、通风口密封好,并根据禽舍大小,每立方米采用福尔马林溶液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熏蒸消毒24小时。冬季天气比较寒冷,故雏鸡入舍前还应提前开启保温设施,将舍温预热至18~24℃。 2. 做好给水喂料工作 刚出壳的雏鸡,随着绒毛的干燥,其身体处于轻微的脱水状态。由于需要雌雄鉴别、接种疫苗以及转运至育雏舍,若能量长时间得不到补充,容易造成死亡。故出壳后的雏鸡需在24小时内转入育雏舍,并尽早做好雏鸡的饮水和开食工作。新生雏鸡体内有未吸收完全的卵黄组织,一段时间内可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雏鸡食欲并不旺盛,故在工作过程中通常采用先开饮、后开食的做法。初次饮水,为防止发生冷应激,可先将水预热至舍内温度。在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0.1%的电解多维,连饮3天,可减少雏鸡对环境的应激、增强雏鸡体质。饮水中加入0.01%高锰酸钾,可促使雏鸡体内胎粪的排出,也有利于胃肠道的消毒。最初1周内均应喂给温开水,此后随着雏鸡换羽情况,逐步过渡至正常水温。此外,雏鸡一旦开始饮水,不能再间断供水,以防长时间断水引起雏鸡暴饮,造成采食量下降,妨碍正常生长。饮水器应在每次换水前清洗,每天进行1次消毒。雏鸡的开食时间也要把握好。过早开食,雏鸡无食欲;过晚开食,雏鸡自身消耗过大,影响生长和成活。雏鸡在初次饮水后,当有一半雏鸡表现出啄食行为时进行开食饲喂。开食常用玉米、小米等简单易消化的碎粒饲料,目前的生产实践中,大部分养鸡场采用全价颗粒饲料开食,可以更加全面地满足雏鸡生长需求。由于雏鸡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为防止小鸡过量采食以及减少饲料的浪费,最初几周要做到少喂多添,可间隔4~5小时喂料1次,昼夜喂料,以后随着鸡日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饲喂次数。此外,还应特别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防止发生缺乏症。适量饲喂青菜、谷粒,对雏鸡的成活率和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提高雏鸡的消化能力,10日龄后可在饲料中适量喂给干净的细砂。 3. 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 冬季气温较低,温度的控制是冬季育雏的关键因素。刚出生的雏鸡全身覆盖着短小而稀疏的绒羽,其保温性能较差,且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故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比较差,既怕冷又怕热。育雏室或育雏器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鸡的运动、休息、采食、饮水等生理过程受到影响,导致雏鸡死亡率的上升。育雏温度包括育雏室温度和育雏器温度。育雏室的温度以19~24℃为宜,在育雏室内可形成阶梯温度层,雏鸡可以根据自身的生理需求选择最适宜的温区,同时还有利于空气的对流更新。目前,养鸡场多采用保温灯育雏,初始温度可设置在33~35℃。根据雏鸡的发育情况以及羽毛的更换速度,逐步递减至室温,一般以每天降温0.5℃为宜。降温过快,雏鸡不易适应,容易受凉感冒;降温过慢,不利于对羽毛的刺激,换羽速度较慢。采用网上育雏时,为了减少保温灯照射下网床与地面的温差,第1周内可在网床上铺垫报纸或硬纸板,以更好地保温育雏,但注意垫料应及时更换。育雏的温度是否适宜,除看温度计外,还要观察鸡群的行为表现。温度适宜时,雏鸡表现活泼,采食与饮水适度、羽毛光洁、睡姿伸展舒适、鸡群分布均匀。温度过高时,雏鸡大量饮水,张开翅膀张口喘气,食欲减退,远离热源。温度过低时,雏鸡紧靠热源,拥挤扎堆,夜间睡眠常发出“叽叽”的叫声。 4. 合理掌握调节湿度 育雏室的湿度对雏鸡的健康生长同样至关重要。雏鸡出壳后,体内水分随着呼吸和室温升高而大量散发,采食和饮水较少,处于轻度的脱水状态。育雏室湿度过高,病原菌易生长繁殖,诱发各类疾病;湿度过低,不仅影响体内卵黄的吸收,且雏鸡大量饮水,易造成腹泻或食欲下降而影响生长,脚趾干瘪无光泽,羽毛焦脆。 为了有利于雏鸡对体内卵黄的吸收,育雏室第1周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0%左右。特别是最初几天,由于舍温较高,相对湿度会偏低,可采用在地面和墙上喷水等措施来增加湿度。1周过后,随着雏鸡体重的增加,采食量和饮水增多,呼吸量和排粪量也随之增多,育雏室容易潮湿,此时要加强通风换气,防止饮水器漏水,地面平养时还要及时更换垫料。 育雏的湿度是否正常,除看湿度计外,可根据人的感觉和雏鸡的表现来判断。若人入室后感到湿热又不觉得鼻干口燥,雏鸡活动时无灰尘,则表明湿度适宜。冬季育雏生产应特别注意低温高湿对鸡的影响,防止鸡因感冒而引起的一系列呼吸道疾病。 5. 适宜的密度以及通风换气 雏鸡的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需要较多的新鲜空气。同时,由于采食量大、排泄物增多,如果饲养密度过大,粪便堆积和呼吸排放的CO2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浊,卫生条件差。若污浊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不利于雏鸡的健康,时间长了还易引发啄癖和消化道或呼吸道疾病。同时,由于鸡群拥挤,喂料时易由于争抢踩踏造成伤亡。采食不均也会导致鸡群发育不整齐,影响出栏。反之,如若密度过小,则房屋和设备利用率低,育雏成本提高,同时也难保温。因此,必须根据鸡体大小及时调整鸡群饲养密度,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通风换气时会降低室内温度与湿度,故通风时应注意定时观察育雏舍内温、湿度状况。通风时尽量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入,可采用机械纵向负压通风方式,注意风速的同时还要防止贼风。室内通风是否正常,主要以人的感觉来判断,以人在鸡舍感觉不到发闷,无呛鼻刺眼和过分臭味为宜。冬季空气温度较低,通风时尽量减少人员进出,随手关门,防止温度骤然降低对雏鸡造成冷应激。 6. 人工补充光照 雏鸡的视力较弱,为了让其尽快熟悉和适应育雏室的环境,减少应激,更好地采食和饮水,1~3日龄时需要每天光照24小时,4日龄后每天光照时数对照生长期最佳自然日照时数,不足部分用人工补充。人工补充光照时需注意光照亮度不宜过大。使用高瓦数的保温灯可以提供更高的温度,但其光亮度过大时会影响雏鸡的采食和休息,表现为在夜间不停发出吵叫声,采食量减少,影响生长,日龄大时易发生啄肛、啄羽现象。此时应及时进行调整,如使用多个较低瓦数保温灯代替。为了获得较均匀的光照度,灯泡应交错设置。在使用保温灯保温、光照强度不易把握的的情况下,还可用多开口的矮纸皮箱建立小范围阴暗区,让雏鸡自由选择。 7. 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减少外界影响 雏鸡的免疫力较差,易受应激,故应固定饲养人员,尽可能减少人员来往,切断疾病传播途径。进入鸡舍的人员必须更换工作服、鞋帽等。每天及时清理鸡粪,做到粪便不过夜,并隔天对鸡及周围环境消毒1次。每天将用过的料桶、料槽、饮水器刷洗干净,用消毒液浸泡晾干后使用。设置隔离网等,防止飞鸟、老鼠等的进入。定期对鸡舍内外、水源进行消毒。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推荐图文